自然资源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其中的野生植物更是贯穿了人类发展史的整个过程。如何使人、生物、自然界之间建立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已成为当今人类发展的迫切要求。而野生植物尤其是农业野生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不仅直接或间接地为人类提供食物原料、营养物质和药物,而且能够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区域气候。尤为重要的是,农业野生植物等生物遗传资源是我国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因此保护和发展野生植物尤其是农业野生植物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改变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主持人:听众朋友、农民朋友们,晚上好!我是节目主持人关常。欢迎您收听晚间的《乡村大讲堂》节目。
在刚才的片花中专家介绍说自然资源一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的确,从原始时期的采摘野生植物,到现代的种植驯化与改良作物品种,野生植物在人类的生产活动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类的衣、食、住提供物质来源。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推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能力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由于我们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开发,致使自然界出现了一系列异常的变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森林锐减,气温上升,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物种濒危。我想这都是大家所不愿看到的,而保护和发展野生植物尤其是农业野生植物不但有利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还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与发展。
2.主持人:在今天的讲堂节目时间里,我们向您介绍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做客我们节目的专家是中国农科院杨庆文教授,杨教授,您好。
专家:主持人好!听众朋友、农民朋友们,大家好!
3.主持人:首先请杨教授介绍一下什么是农业野生植物。
专家: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我们只有在正确的了解农业野生植物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开展农业野生植物的保护。了解农业野生植物首先必须了解野生植物的概念。野生植物是指在自然界长期生存并且没有经过人工栽培的所有植物,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那么什么是农业野生植物呢?顾名思义,农业野生植物就是指所有与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有直接关系的野生植物。农业野生植物不但包括可以直接利用的野生植物,例如用于采摘果实、用于实用的野生植物,采摘果实用于工业原料或者药用的野生植物。还包括与作物也就是栽培植物有关的野生近缘植物,比如野生稻、野生大豆和小麦野生近缘植物等。
4.主持人:那农业野生植物种类和数量应该是非常多的。
专家:没错,农业野生植物种类和数量是很多的,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农业野生植物的种类都比较丰富的。在中国,农业野生植物的种类大概在一万种左右,它分为四大类22个类群。四大类包括食用植物、原料植物、药用植物和环保植物。食用植物包括粮食类、油料类、糖类、果类、菜类、饮料类、牧草类和饲料类共大约4300种左右。原料植物包括纤维类、橡胶类、塑胶类、芳香油类、工业油类、肉质类、色素类、寄生植物、编制植物等大约3400种。药用植物包括医药、兽药、土农药等大约5700种。还有环保植物,包括观赏植物、环保指示植物、固沙防沙植物、固氮植物等共约有660种。这些种类加起来总数超过一万种,但是在这四大类当中互相有一些重复,所以根据统计,中国农业野生植物的种类大约在一万种左右。世界上主要栽培的植物共1200~1500种,而中国的栽培植物有840种,占世界栽培植物总数的56.0%~70.0%,并且涉及的栽培物种1251个和野生近缘植物物种3308个。这充分说明中国的作物种类繁多,种质资源的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中占有重要地位。
5.主持人:在今天的讲堂节目时间里,我们向您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做客我们节目的专家是中国农科院杨庆文教授。在刚才的节目时间里,杨教授谈到农业野生植物种类和数量是非常多的。那保护和发展野生植物,对我们人类有什么重要价值。
专家:野生植物是我们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重要的生态资源,在大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经济效益上看,野生植物具有很高的观赏、药用、食用和原材料利用价值,是花卉、药品、食品、纺织、建材、化工等产业的重要原料和赖以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将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巨大的物质基础和发展潜力。据调查,我国的中药资源中有近80%种类来源于野生资源,由于近几年临控系统的缺失和野生药材的无序采挖,导致野生中药资源急剧减少,大量物种濒于枯竭。从生态效益上看,构成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森林是由野生植物群落和野生动物组成,其中野生植物在整个食物链中处于基础地位,对于维护整个野生动物体系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野生植物群落也为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如果失去了野生植物群落环境,许多野生动物就失去生存和繁衍的条件。如果说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那么野生植物为构成陆地生态系统主体发挥着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说保护和发展野生植物,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改变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主持人:好,我们节目专家讲解的部分先告一段落,接下来我们为您介绍简单易行、巧妙绝伦的农家生活小窍门——
7.主持人:“小聪明”原来有大作用,小技巧会带来大收益!好,今天的农家生活小窍门就到这里。接下来继续我们今天的节目——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做客我们节目的专家是中国农科院杨庆文教授,刚才杨教授简要介绍了保护野生植物的重要意义,接下来我们与杨教授一起从以下方面分析了解保护野生植物的重要意义。
专家:首先是食用价值:人类已经使用多种植物作为食物,但只有少量进入商品市场,其中一些已成为人们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其中水稻、小麦和玉米占去需要量的一半。野生食用植物的发展潜力很大,只要开展不同区域民族植物学研究,就会发现许多有发展前景的使用植物和可改良栽培植物品种的野生亲缘种。其次是药用价值:当前,发展中国家75%—90% 的农村人口几乎全部依靠植物来治病,现代医药依靠野生植物的程度也很大,发达国家 80% 的医药来源于植物,包括直接用的药物,按民间药方合成的药物和药物合成的原料等。许多植物常常含有大量有毒的化合物,而许多有活力的医药化合物就是来自这些毒素,罗芙木、薯蓣、长春花、人参等都是经过长期实践证明是重要的药用植物。然后是工农业生产原料价值:植物是工农业生产的主要原料,提供的产品很多,诸如橡胶、蜡、油脂、木材、薪炭、矿柱、纤维、饲料、树脂、肥料、烤胶、藤条、竹类、芳香和水土保持等,几乎无所不包。无论在什么地方,工农业生产原料大多来自本地物种,显然,由于需要量太多,光靠天然资源亦不敷应用,必须有计划地发展栽培事业才能满足需求。最后是观赏、城镇绿化和旅游价值: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观赏和城镇绿化美化以及发展旅游的要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高涨,只靠原有的和引进一些外来种类已不适应要求,因此,提倡采用本地种类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8.主持人:在今天的讲堂节目时间里,我们向您介绍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做客我们节目的专家是中国农科院杨庆文教授。在刚才的节目时间里,杨教授谈到农业野生植物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工农业生产原料价值、观赏、城镇绿化和旅游价值,野生植物的这些价值其实就体现在我们身边,而且一种野生植物的价值体现在好几个方面,这些野生资源非常值得我们去保护和重视。
专家:没错,保护野生资源中的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更加重要。农业野生植物资源首先是与栽培植物有关系的。一般来讲,栽培植物是由野生植物驯化而来的,栽培植物与野生植物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经过人工驯化或者栽培。经过人工驯化或者栽培的植物就是栽培植物,在自然界长期生存但是没有经过人工驯化或者栽培的植物就是野生植物。野生植物的价值分为直接使用价值和间接使用价值。直接使用价值首先表现在它的消耗使用价值,消耗使用价值主要是指不用于买卖也不计入GDP但是一旦失去将造成许多人生活质量的下降甚至无法生存。最直接的利用就是柴禾的利用,在世界许多地方,柴禾仍然是人们主要的燃料来源,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偏远地区,由于燃料的缺乏,人们仍然用柴禾作为燃料的主要来源。直接使用价值的第二个用途是生产使用价值,生产使用价值是指赋予那些从野外收获且在国内或者国际市场上出售的产品的一种直接的价值,一些看似不重要的自然产品是很多重要加工产品的起点。农业野生植物的最重要的价值还是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农业野生植物在未来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中的利用。农业野生植物一般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境、雄性不育、氮磷高效等优异基因,在未来的育种和生物技术研究中,科学家将这些优异基因转育到栽培植物中能够提高栽培植物的这些特性,从而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野生植物还具有防沙固沙的作用,它具有高产的基因,能够使得栽培植物提高产量。还有一些农业野生植物具有极端的耐寒性。有一种野生稻在-12℃的低温条件下仍然能够越冬,将这种野生稻的耐寒基因转育到栽培稻以后可以提高栽培稻品种的抗寒性。此外,野生大豆比栽培大豆具有更强的抗病性,如果将这种野生大豆的抗病基因转育到栽培大豆以后,能够显著提高栽培大豆的抗病性。
9.主持人: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作物的重要起源中心之一,因此,中国不仅作物种类多,并且很多作物都有其野生近缘植物,这些野生近缘植物往往是作物的祖先,它们含有作物已丧失的有益基因,对作物育种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是作物种质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
专家:刚才主持人提到的野生近缘植物我给大家再介绍一下,野生近缘种是指栽培植物的祖先或与之遗传关系较近的野生种,它们或生于自然植被中或作为杂草生于田间,由于长期在自然逆境中生存,而多演化为携带抗病、抗虫、抗逆性基因的重要载体,有的还含有细胞质不育、无融合生殖及其它有用的特殊生殖生理和生长发育基因等,可供育种家利用。中国是世界7大独立的作物起源中心之一,世界1200多个作物品种中,我国就有600多种,其中起源中国的就有300余种。所以,中国有着大量的野生近缘植物,由于其长期生长在未经人工驯化的生态环境中,对其优良的种质基因加以利用,在培育新品种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比如,我国70年代使得水稻三系配套,育成杂交水稻,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其成功的关键是发现和利用了雄性不育的野生稻。国内外利用野生近缘种基因育成高产优质作物品种的例子不胜枚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1949~1992年有41种作物利用这些优异资源,育成5000多个新品种,为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作出了贡献。
10.主持人:在今天的讲堂节目时间里,我们向您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做客我们节目的专家是中国农科院杨庆文教授。在刚才的节目时间里,杨教授谈到国内外利用野生近缘种基因育成高产优质作物品种的例子不胜枚举。下面请杨教授通过实例让大家了解农业野生植物的重要性。
专家:好的,袁隆平我想大家都不陌生,袁隆平院士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参加工作50多年以来,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大胆创新、勇攀高峰,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及应用领域领先世界水平,推广应用后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的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袁隆平院士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研究杂交稻,但是当时缺乏稳定的不育系,一直没有获得成功。1970年,袁隆平的助手李必湖先生在海南岛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的野生稻,从此袁隆平及其团队利用该野生稻实现了杂交稻的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也实现了杂交稻比常规稻产量的大幅度提高。1973年10月,中国成功地培育出强优势的杂交水稻——籼型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的育成,大大丰富了水稻遗传育种的理论和实践,为水稻大幅度增产开辟了新的途径,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1980年,中国将这项农业技术转让给美国,在美国试种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比起美国良种来,增产增幅很大。许多国家的著名水稻专家公认中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广居世界领先水平。据统计,杂交稻比常规稻的产量要提高20%以上,从而使中国杂交稻的种植面积目前占到水稻总面积的比例已经超过了50%,杂交稻在中国每年增产的稻谷能够多养活7000万人。同时,袁隆平先生及其团队还将中国的杂交稻推广到亚洲各个国家甚至非洲,解决了世界粮食短缺的问题,因此袁隆平院士被称为“杂交稻之父”。他的成功归根结底就是源自于被人们认为是杂草稻的野生稻。
除了袁隆平与杂交稻的故事,还有李振声与小麦的故事,北京黑小豆的故事,中华猕猴桃的故事也会让大家了解保护农业野生植物的重要性,由于时间关系就不详细介绍了。
从上面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看似不起眼甚至被人们认为是杂草的野生植物利用其携带的优良基因可以育成具有重大利用价值的新品种,从而为国家食物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我们将利用农业野生植物的例子进行一下归纳可以得出:农业野生植物生长在自然界,它可以直接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也就是保障生态安全。这些农业野生植物中含有大量的优异基因,科学家能够把这些优异基因提取出来,通过一系列的生物技术手段转育到栽培品种当中,既可以提高粮食产量提高品质或者提高它的抗病性,使得农民增收也能够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从而既保证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提升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所以农业野生植物的利用潜力是非常巨大,对于国家农业发展和未来国际竞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总之,加强对中国野生近缘植物的保护,对保护中国乃至全球的生物多样性、维护野生近缘植物在粮食安全方面的潜在价值,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好,听众朋友,又到了节目结束的时候了,感谢今天专家的精彩介绍,同时也感谢听众朋友您的收听!如果对节目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需要了解节目相关资料、收听更多的节目,与我们在线交流互动,您可以登录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央广网,可以关注《乡村大讲堂》新浪微博,关注“中央农广校—乡村大讲堂”微信公众账号。同时欢迎您关注“中国新型职业农民”微信公众账号,了解更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服务内容。我们的通讯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农业部北区24号楼,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广播教育中心,邮政编码:100125,热线电话是:010-59196068转8008。欢迎您继续收听中国乡村之声的其他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