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级农广校积极响应,陆续启动冬春科技大培训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结合现场培训、集中办班、入户指导、田间咨询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全面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到社、入户。邀请记者走进培训一线,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了解农民基本情况和培训需求,同时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让大培训活动深入民心。
一、深入开展调研
结合“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的开展,进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农民培训需求:
1、接受培训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自家承包地的实用技术问题、生产技能问题和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经验的推广应用问题。
2、接受培训内容。主要是农业技能类,其次是农业经营管理类,再次是农业政策类和农业新生事物类。
3、接受培训季节。农民接受培训的黄金季节是冬春农民大培训,即从每年的11月份到次年的3月份的农闲季节。
4、接受培训时间。大多数是参加镇、村举办的一天以内的培训讲座和连续7天以内的农技短训班。
5、接受培训方式与途径。普通农民科技培训的方式是多数农民愿意就近在乡镇和本村接受1—3天的一事一训的短训班。有培训项目的农民则按班次、按计划办班培训。
6、接受培训途径,普通农民科技培训的途径主要是接受常规面对面的培训,同时也接受超常规的远程培训。
二、尊重农民意愿
在广泛听取农民群众对培训内容、时间以及培训形式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冬春科技大培训内容、时间和方式方法,使农民主动参与,主动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发展生产。葫芦岛兴城市的药王乡冯屯村、羊安乡芹菜村,因为温室大棚居多,农民迫切需求温室大棚的技术指导,根据农民的需求,兴城市分校聘请了蔬菜方面的专家,深入温室大棚开展技术指导50多次;又针对果园建设和果树冬剪技术,聘请兴城果树所专家进入户开展培训12场次。
三、服务主导产业
根据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围绕主导产业,制定计划,设置内容,抓好主导产业技术培训,切实为农民解决生产发展中的技术难题。阜新彰武县分校围绕当地设施蔬菜生产的特色产业,在5个标准化蔬菜专业村,重点培训了高效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配方施肥技术、三位一体沼气池建造技术、沼渣沼液在作物上的应用技术、农药的科学使用及经济动物养殖等技术,收到了良好成效。
四、结合项目培训
与设施农业及阳光工程等培训项目紧密结合,在培训内容和培训标准上做好衔接,从而有利地促进了培训资源共享和项目优势互补,让有限的培训资金发挥了更大的效益。阜新市阜蒙县分校通过设施农业科技培训项目在20个项目村开展集中培训14次,培训示范户700人次,技术员入户指导1000人次。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开展集中培训15次,培训学员1200人次。培训工种有蔬菜工、农机修理工、沼气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农业经营管理人员等。结合“科普之冬”活动开展培训。组织“农业专家宣讲团”在建设、旧庙等乡镇的大集上开展现场培训3次,培训3000余人。
五、精选培训师资
由各市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团专家和县乡农业科技人员,组成优秀的师资队伍,深入到村屯、农户包村入户搞好培训。同时,发挥农民“土专家”在农民培训和科技推广中的“领军”作用和“现身说法”作用。丹东东港市的椅圈镇政府科技助理、农民出身的于维盛,是全省著名的“土专家”和“草莓王”,利用冬春农闲时节,他到过12个乡镇,培训农民4000多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当地草莓产业跨越式发展。
六、创新培训模式
沈阳市分校征求广大农民对科普工作的意见,反馈农村、农业、农民需要的科学技术信息,及时与省、市科技部门和科研院所沟通,有针对性的确定培训内容;利用各级电台、电视台和相关网站等媒体开办农业实用技术讲座;采用“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的方式,进村入户进行科技培训,最大程度的保证农民“学的会,用得上,能致富”;采取集中培训和田间指导相结合、印发技术资料与技术咨询相结合、播放科技光盘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这些做法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七、加大舆论宣传
省校于2011年12月16日,召开了“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会议暨冬春大培训”启动大会。省农委科教处处长张洪晨主持,科教处副处长彭志宏在会议上传达了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会议精神,部署辽宁省冬春农民大培训工作。辽宁电视台、广播电台、辽宁日报、农民日报、辽宁金农网等媒体对会议进行全程报道。2011年11月28日至2012年2月21日,省校在辽宁广播电视台播放农业实用技术讲座,每天二次,重点围绕设施农业和农民关注的实用技术进行讲解。
铁岭市分校在电视台开办“农家金钥匙”宣传“冬春科技大培训”活动。市农委副主任张柏岩在接受铁岭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开展如此大规模的农业科技培训在我市尚属首次。这次培训行动以“学科技、用科技、促转型、保增收”为主题,培训重点围绕强农惠农政策、防灾减灾知识、种养业关键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管理、农耕文化、农业适用法律法规等内容因地制宜地对基层农技人员、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和普通农民开展。
鞍山市电视台、锦州市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播出了活动情况,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鞍山市岫山县分校,多次联系广播电视新闻部门,及时报道培训实况和新闻综述,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了解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并请县报社记者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培训现场,跟踪采访及时报道培训信息。
八、树立示范典型
为促进各项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更多农户创业,针对培训实际,树立各方面典型,形成了一户示范、多户效仿的有利局面,有效地促进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格局的形成。铁岭市西丰县平岗镇村刘家辉等20名示范户在学习了设施内秸秆反应堆实用技术,在生产上使用,由于该项技术具有提高地温、提前上市、延长采收期、改良土壤、减少病害发生、节约成本,提高商品率、增加产量的作用,平均每亩棚室能显著增加效益2300元,西丰县平岗镇示范户张学江在参加培训学习和外出参观后,对设施农业的发展充满信心,在原有的10个温室基础上又承包了12个温室,分别栽培黄瓜和西红柿,已实现产值40万元。出现了“致富一个,带动全村、富裕一方”的示范效应。
九、推动农业发展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了开展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的良好氛围,也使农民素质有新提高、农业生产有新增长、农村社会有新发展。南果梨和寒富苹果是鞍山市千山区水果生产的主要品种,为了提高南果梨的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千山区分校重点在精品南果梨、寒富苹果生产上下功夫,通过加强对农民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引导农民创建精品南果梨园和花园式果园,与农业生态旅游观光产业结合起来,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该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大发展、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