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军种果树已20余年,乡亲们都说他是“土专家”。其实,他的经验都是慢慢总结摸索出来的。他边看书,边参加农广校的农民教育培训。这些年,在长清区农广校的组织下,他走村入户,将自己的经验无偿传授给乡亲们。
荒山上种果树
“这里以前都是弃荒地,我从1997年开始整地治山,在周围的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开始独自种植果树。历时三年时间,共栽植樱桃、核桃、佛指枣、花椒等树1万余株,年收入达10万元。”刘庆军说。
起初,刘庆军每天顶着星星、踏着晨露出发,背着月亮、携一身疲惫回家,逐渐掌握了果树的生长习性,并在传统的嫁接技术上加以改进。特别是核桃的嫁接改良:年前平茬、留拉水枝,大的核桃树保留拉水枝2-3年;夏季芽接、绑支棍、摘心、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总结出了一套修剪及管理经验,形成了自己独创的嫁接技术,大大提高了成活率。这套管理经验由双泉镇政府在全镇推广,得到了果农的啧啧称赞。2014年,刘庆军创办了参泉农场。
虽然地处山区,凭借优良的品质,吸引了不少慕名而来的食客,“吃过了俺农场果子的人都想再来买,别的地方吃不出咱这里的味道。”刘庆军说,生态要保护,就要先种树,只有种好树,农民才能富。果树种植,给当地带来了生态效益,农场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以前“兔子不拉屎”的荒岗,栽植果树后,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保持了水土,改善了生态环境。“我还打算在山上开办民宿,将这里打造成人人向往的花果山!”刘庆军满怀信心地说。
促产业提质增效
眼下,鲜桃进入成熟期,农场里株株桃树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拨开枝叶,沉甸甸的桃子挂满枝头,个个色泽鲜亮。前几年,刘庆军发现,济南市桃子生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桃树品种结构不够合理、树体老化问题严重;二是种植户科技素养不高,难以实现标准化生产;三是政策支持投入偏少,缺乏有效市场引导;四是加工能力差,产业链较短。随着济南市经济的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桃品种的多样化需求、桃子供应季的延长、桃的品质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全市发展省会现代化都市农业的要求,急需一套适合本市设施桃生产的技术规程,于是,刘庆军编制了《设施桃生产技术规程》,经专家论证,这个技术的实施,能有效延长济南市桃供应时间,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加果农收益,促进桃产业提质增效。该项技术在济南市范围内迅速推广。
技术要领到人
2014年,刘庆军参加了双泉镇政府成立的林果技术服务队,两年的时间里,协助服务队完成了全镇低产核桃园嫁接改良及修剪任务,同年完成聊城市牛角镇核桃示范园的打造。
2016年,长清区农广校成立了以刘庆军为骨干的“长清区农广校金剪子服务队”,他先后参与完成了长清区双泉镇、孝里街道、平安街道、平阴县等多个地区的果树服务工作。同年受双泉镇党委政府委托,刘庆军在全镇范围48个行政村,对所有低保户与贫困户的果树低产园实施嫁接改良修剪,历时106天圆满完成扶贫任务。
在给各地服务果树管理中,刘庆军发现,大多数果农缺乏管理技术,加上种植思想传统,只重栽不重管,也不进行良种嫁接,造成树势衰弱、树形紊乱、产量低品质差、肥水不足、整形修剪不当、病虫害严重等情况,难以发挥果树的经济价值。“三分种、七分管,管好果树对提升产量尤为重要。”刘庆军说。他带领技术管理团队加大了嫁接改良力度,对各类劣质果树嫁接各类优良品种,使良种化率达到80%左右;在果园各环节管理上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标准进行,注重搞好整形修剪技术推广应用。如,减少疏枝量,打开光路,达到枝不碰,梢不磨,光照树冠梅花影的效果,增强树体抗逆性;采取深翻扩穴,大量增施腐熟的农家肥、秸秆、沼液等有机肥,改良土壤;推广无公害农药防治技术,使用性诱剂,树干绑草诱杀,休眠期铲除病原菌、虫子,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提升。2017年,刘庆军加入济南市农民教育培训讲师团,多次在长清区及双泉镇参加相关果树研讨会、座谈会,分享发展林果的经验和体会。讲完之后,有的村民恍然大悟,有的还有疑问,围着刘庆军询问,刘庆军一遍遍讲,做到技术要领到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双泉镇首届最美双泉人、双泉镇林果及林下经济先进个人、长清区首届优秀人才乡村之星、长清区科技协会先进个人等一系列的荣誉如约而至。目前,刘庆军已成长为山东省高素质农民大师。在刘庆军的带动下,荒山秃岗变成了漫山遍野果树的绿岭,实现了生态还林。“野草荒山年久长,彪石纤手叹梦想。王屋有无是美谈,摧坚方可了心愿。烈炎燃尽蓝衫衣,冰石不让偷空闲。寸土闪烁物忠责,笑饮灵山不乱天。”刘庆军不仅是位“土专家”,还是位诗人,他坦言,这是他治理荒山、发展林果的深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