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字号:
|
收藏
|
背景颜色:淡绿色淡黄色白色

云南省宾川县华侨庄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

发布时间:2021-08-23 10:45来源:中央农广校
  宾川县华侨庄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农民田间学校位于大理州宾川县,是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公司。公司投资1.6亿元,建设了占地300亩的大棚设施科研示范基地,种子资源圃和脱毒种苗育种工程中心,葡萄水肥吸收规律及生长规律研究实验室,5000多亩高标准水果种植基地,存储量3000吨的冷库及物流平台、国内最先进的智能化果品分拣分级系统以及滇西唯一一家NFC鲜榨果汁和水果酵素饮料生产线。
  一、通过示范基地,引领农民实践学习。成立了四个专家工作站,“产学研、农科教”相结合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建设了种子资源圃和科普教育中心、脱毒种苗育种工程中心,将新品种研发作为公司核心研究方向。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荷兰普瑞瓦控制系统和以色列灌溉系统,建设了葡萄水肥吸收规律及生长规律研究实验室。公司基地实现了智能化物联网系统全覆盖,实时收集气象数据及种植数据,拥有专利30余项。建设了扶贫示范基地,累计带动1000余户贫困户发展产业。
  二、通过技能与实践教学,让农户把种植技术学到手。与院校合作成立了云南省终身教育宾川学习中心,打造“一个平台三个中心”,即云南省“三农”教育服务平台,农业技术教育培训服务中心、农村终身教育服务中心、农民学历教育提升服务中心,让宾川农民享受到最优质、最实用的“三农”教育培训资源。公司免费为贫困户开展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共开展农业技能培训280场,受益人数达53810人次,接待调研团队1960场次,共计129580人次。
  三、吸纳贫困户到公司务工,促进就业。开展技能培训后,结合学员的实际以及公司的需求,招收贫困户到公司务工,实际解决贫困户就业问题。
    四、创新实践扶贫新模式。2016年,以党支部+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在大营萂村建设了200亩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滇西扶贫示范基地,基地由14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成立合作社,通过“强弱结合、合作互补、共建共享、多方共赢”的利益联合分配机制,以基层党组织参与组织协调,企业负责设计建设葡萄园、生产管理、销售一体化服务。2017年,公司配合团省委在保山市昌宁县大田坝乡和卡斯镇推广“萂村模式”,建设400亩单幅联棚避雨设施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技术扶贫示范基地,结合技术推广带领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发展特色产业,为助推昌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探索新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