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时间:2015年10月24日
导语:梨作为世界性主要水果之一,它的适应性强,对土壤及环境要求不高,无论山地还是红壤地,甚至盐碱地,只要加强管理,都能获得良好的产量和收益,因此分布区域广泛,在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都有种植。但它的主产区则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等地。根据统计,2011年全世界梨的收获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61.4万公顷和2390万吨,其中总产量的98%以上来自上述地区,尤其是亚洲的产量最高,约占世界总产量的75%。了解现今国内梨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有利于我们农民朋友及时调整自己的种植规模,避免风险、提高收益。今天我们节目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内梨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主持人:听众朋友、农民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持人关常。欢迎您收听今天早间的《致富早班车》节目。
梨树作为我们国家种植梨树最悠久的果树品种之一,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范围和很多的种植农户。梨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无数农户家庭的收入,为了让农户朋友们及时掌握梨树的产业信息,今天我们就请到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李莉研究员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梨产业的国内发展现状。李老师,您好。
专家:主持人好。
2.主持人:李老师,在开始之前,您先大体给我们介绍下梨产业在我们国内的情况吧。梨树在中国的栽培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专家:梨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有文献记载的栽培历史就达2500多年。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第一产梨大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梨生产迅猛发展,栽培面积和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同时,我国也是世界梨出口第一大国,在国际梨产业和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一方面,作为世界梨起源中心之一,我国梨的种类、品种资源也十分丰富。梨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广,除海南省、港澳地区外其余各省、市、区均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并且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和地域特征的梨优势栽培区域。我国的劳动人民也在悠久的梨树栽培历史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如我国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种植梨树,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竹简上就记载了2100多年前的梨树种植情况。新中国成立前,由于社会、经济等原因,梨产业发展及其缓慢,甚至因战乱而遭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得以恢复和发展。近年来,为适应我国不断深化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梨果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新形势,我国从事梨科研和生产推广的工作者在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新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控、栽培技术、贮藏加工、市场营销等方面不断创新和改革,取得了许多新成果,并在生产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令人倍受鼓舞。
3.主持人:看来梨树在我们国家的生产状况还是很不错的。那在国内的梨市场上,我们国家对于梨的消费需求与供给又如何呢?
专家:梨原产我国,是传统水果之一,被誉为“百果之宗”。它脆嫩多汁、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每100克新鲜梨果肉含脂类0.1克、蛋白质0.1克、碳水化合物12克、钙5毫克、磷6毫克、铁0.2毫克,还含有维生素B1 、维生素B2 、尼克酸、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除供生食,还制成罐头、梨汁、梨酒、梨膏、梨脯等,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药用价值,因而深受消费者喜爱。
我国国内鲜梨市场供应充足,丰年有余,梨总产量的95%供应国内消费,鲜梨人均占有量9.1公斤,是世界水平的3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梨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外观漂亮、色泽鲜美、口味脆香的优质鲜梨受到消费者青睐,特色梨和名、优、新品种梨供不应求。同时,梨的营养保健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市场对梨汁、梨罐头、梨膏等加工品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
4.主持人:那李老师,向您之前介绍的这样,这说明我们国家的梨产业现状真的是相当不错的,那我国梨产业是如何发展到现在的呢?
专家:我国梨产业发展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为起步发展阶段,梨树种植面积、梨产量由1952年的150万亩、40万吨发展到1978年的460多万亩、160多万吨,梨单产由每亩267公斤提高到351公斤;第二阶段:1979-2000年为快速发展阶段,梨树面积突破1500万亩,梨产量突破850万吨,分别比1979年增长了2.2倍和4.5倍,单产由1979 年的每亩320公斤提高到2000年的553公斤;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梨树种植面积增长速度减缓,2013年为1667万亩,产量大幅度增长,达到2873万吨。
我国梨产业发展的前两个阶段基本是以扩大面积提高总产为主的外延式扩张,生产经营管理比较粗放;第三阶段开始走向以提高单产、优化区域布局为主的内涵式发展之路,果品质量明显提高。总体上说,我国梨产业现正处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中,但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差异较大。
5.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回来。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国内梨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为我们作介绍的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李莉研究员。刚才李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我国梨产业的大体情况、市场状况和发展过程,接下来我们继续听李老师介绍。
李老师,我们国家的梨树既然有着很悠久的种植历史,那在种植品种上也应该有着很多类别,您能简单介绍一下我国梨品种的组成情况吗?
专家:我国是世界栽培梨起源中心之一,梨树栽培历史悠久,境内梨树种质资源丰富,梨属植物约有35个种,世界主要栽培的有秋子梨、白梨、砂梨和西洋梨4个种系。目前,我国梨栽培涵盖了这4个种系,大量栽培的品种有100多个,如秋子梨系统的南果梨、京白梨、花盖等,白梨系统的鸭梨、雪花梨、慈梨、库尔勒香梨、金花等,砂梨系统的苍溪雪梨、云南宝珠梨、黄花梨、中梨1号、翠冠和从日、韩引进的丰水、新高、黄金梨等,近年从欧、美引进的西洋梨如巴梨、康佛伦斯、红安久等品种表现也较好。
6.主持人:那在地域分布上,我国的梨树分布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专家:梨在我国落叶果树中居第3位,排在苹果和柑橘之后,面积和产量居居世界各国之首。梨树在我国广为分布,全国除海南和港澳地区外,各省份均有栽培,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生产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四大产区:即华北白梨区、西北白梨区、长江中下游砂梨区和特色梨区。接下来我给大家逐一介绍一下。
华北白梨区。该区域主要包括冀中平原、黄河故道及鲁西北平原,属温带季风气候,介于南方温湿气候和北方干冷气候之间,光照条件好,热量充足,降水适度,昼夜温差较大,是晚熟梨的优势产区。该区是我国梨传统主产区,栽培技术和管理水平整体较高,区域内科研、推广力量雄厚,有较多出口和加工企业,产业发展基础较好。目前,该区梨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全国的37%和54%。
第二个是西北白梨区。该区主要包括山西晋东南地区、陕西黄土高原、甘肃陇东和甘肃中部。该区域海拔较高,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土壤深厚、疏松,易出产优质果品。该区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15%和9%,是我国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白梨生产区。
7.主持人:好的,四个主要生产区李老师您已经介绍了两个了,那剩下的两个又是什么情况呢?
专家:第三是长江中下游砂梨区。该区域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的四川盆地、湖北汉江流域、江西北部、浙江中北部等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有效积温高、雨水充沛、土层深厚肥沃,是我国南方砂梨的集中产区。该区同一品种的成熟期较北方产区提前20-40天,季节差价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目前,其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20%左右。
第四是特色梨区。该区包括辽宁南部鞍山和辽阳的南果梨重点区域、新疆库尔勒和阿克苏的香梨重点区域、云南泸西和安宁的红梨重点区域和胶东半岛西洋梨重点区域。辽南的南果梨为秋子梨系统的着名品种,以其风味独特、品质优良、适宜加工,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新疆香梨为我国独特的优质梨品种,栽培历史悠久,国内外知名度较高,为我国主要出口产品;云南红梨颜色鲜艳、成熟期较早、风味独特、货架期长,出口潜力大;山东西洋梨肉质细腻、柔软、多汁、香甜可口,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8.主持人:李老师,听到您上面所有对于我们国家梨产业的点评,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梨产业还是很不错的,那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有哪些竞争优势呢?
专家:一是规模优势。随着世界水果产业布局的调整,世界梨生产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梨的生产和贸易重心逐渐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发展中国家梨产量占世界的比重上升幅度增快。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梨产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优势。据FAO统计,我国梨收获面积占世界的3/4,梨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5。随着我国新发展梨园逐渐进入盛果期,梨产量在世界总产量中的比重还将提高。随着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及加工业规模的逐渐扩大,我国梨的规模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二是资源优势。从气候资源看,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处于温带,适宜梨的生长。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温度、降水与欧洲、美国、南美梨产区气候大体相当,特别是西北黄土高原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梨品质提高。长江中下游地区温度、湿度与日本、韩国气候相当,适于砂梨生长。从种质资源看,我国品种资源丰富,并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梨种质资源圃,保存品种达730多种。另外,我国拥有一批原产地特色品种,如河北的鸭梨、安徽的砀山酥梨、辽南的南果梨、云贵高原的红皮梨、川西高原的金川雪梨以及南疆盆地的库尔勒香梨等。
三是价格优势。梨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我国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梨每吨的生产成本分别是日本和美国的1/6和1/7。成本优势直接表现为价格优势,我国梨出口平均价格是世界平均价格40%,我国梨出口有价格竞争优势.
四是区位优势。我国与俄罗斯、中亚和东南亚等国家毗邻,这些国家产梨很少,我国每年通过边贸或转口贸易向其出口梨20万吨左右。区位因素决定了我国具有巩固和发展周边市场的独特优势。
9.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回来。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国内梨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为我们作介绍的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李莉研究员。刚才李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我国梨树四个主产区的基本情况和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竞争优势,接下来我们继续听李老师介绍。
李老师,刚才说完了优势,我们也是要进行下自我反思,您觉得在我国的梨产业中,存在的问题都有哪些呢?
专家:一是种植区域分散。尽管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四大传统梨产区,但种植分散,跨区盲目引种问题仍很突出,造成部分产区产量低、产品质量不高、销路不畅。目前,世界梨各主产区基本集中在北纬35~45°之间,是最佳适宜纬度,而我国梨生产分散,跨度在北纬23-45°之间,优势区域不十分明显。
梨的生产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经营 ,梨园经营的规模狭小、地块零碎 ,难以形成逐步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并提高整体竞争力的机制 , 极大地阻碍了生产要素合理配置。同时 ,势单力薄的果农科技推广手段落后 , 无力改善果园基础设施和进行技术改造 ,不能打造组织化的良好基础。
二是生产管理水平落后。我国梨栽培管理粗放、标准化生产水平低,如整形修剪不合理、疏花疏果少,病虫防治不及时、施肥灌水不合理等,这些直接影响了单产和品质提高。目前,我国梨单产只有800公斤/亩左右,仅为奥地利的四分之一左右。
10.主持人:那除了这两点之外,还有哪些存在问题呢?
专家:第三是产品质量水平不高。我国梨质量总体水平与国外有较大差距。外观品质表现为果实整齐度不一、果实偏小、果形不正、色泽差;内在质量表现为果肉偏粗、石细胞稍多。目前,我国梨优质果率(鲜梨等级达到特级及一级品以上的)仅25%,比美国、阿根廷等梨生产大国低40个百分点以上。
四是产后加工处理能力不强。我国梨的产业化处于起步阶段,目前 ,我国梨果的贮藏量为全国梨总产量的 28%, 贮藏方式以土窖或简易贮藏为主 , 机械制冷、恒温冷藏和气调库贮藏量只有3% ~ 5%,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加工量仅占梨总产量的8%, 加工用果品多为生产上的残、次果 , 对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 加上加工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组织管理差 , 加工品质量不高 , 出口竞争力弱。
另外,梨果的商品化处理程度也低 ,仅占梨总产量的2%,还未建立产后分选、清洗和包装的专业机构 , 产后处理主要依靠人工操作。果品分级不规范 , 果实大小不一 , 着色不整齐 ,成熟度不一致 ,包装简陋 , 外观质量差 , 产品附加值低 , 难以大规模打进高端果品市场 ,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
11.主持人:那针对于现在我国梨树产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我们国家下一步的建设重点是什么呢?
专家:针对重点区域和特色梨的产业现状、主要问题、主攻方向和发展目标,国家将重点建设梨品种改良中心、梨加工技术中试基地和梨出口示范基地,同时强化实用技术推广。一是在梨的重点区域内,建立科研技术力量雄厚、种质资源丰富、辐射带动能力强、有一定基础条件的白梨、砂梨、秋子梨和西洋梨品种改良中心。二是依托各重点区域的技术力量建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梨加工技术的中试基地,并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的梨汁、浓缩汁及附属加工品的产业基地群。三是建设高标准的梨出口示范基地,加强基础设施和标准化生产体系的建设。
12.主持人:那为了保证我们国家梨产业的建设规划能够顺利进行,国家都有哪些保障措施呢?
专家:一是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增加科研投入,加快开发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为梨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储备;加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力度,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果农的综合素质及果园管理和产后处理及营销的技术水平。
二是加大对优质梨和优势产区的扶持力度。综合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采取优惠税收、信贷扶持等相应的支持政策,支持梨优势区域和特色梨生产基地建设;加大对梨种质资源保护、良种选育、出口梨生产基地的投入,支持、鼓励、引导企业到优势区域建立加工基地。制定有利于扩大梨出口的对外贸易政策,扶持精品、名品生产。
13.主持人:李老师,除了这两点之外,我们国家还有其他的保障手段吗?
专家:还有就是提高梨生产的科技含量。鼓励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尤其是要扶持培育抗病免疫的新品种,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步伐;加强对危险性病虫害的防治,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强采后加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产业整体发展能力。
最后一点是强化苗木和果品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对苗木、果品生产、流通和市场的管理,制定或修订苗木、生产技术规程和与国际市场相适应的梨质量分级标准,加快标准实施步伐,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果品质量认证制度,推进优质优价。
14.主持人:好的,由于时间关系,本期的节目到底就要告一段落了,让我们再次感谢李老师的精彩介绍,下期节目我们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