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草地建植技术(一)
【导语】:人工草地因为它亩产高、品质优、产量稳、有利于进行田间机械作业等优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天然草地的不足,满足牲畜的饲料需求。不仅如此,人工草地还可以用来收割牧草作青饲、青贮、半干贮或制作干草,也可以直接放牧利用。足够的人工草地,对减少家畜因冬、春饲料不足而掉膘或死亡损失,增加畜产品产量和提高土地利用率等,均有重要意义。正因为此,人工草地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人工草地的建植究竟要如何进行呢?在种植期间都有什么要注意的事项呢?本期《致富早班车》节目就在这方面给大家带来一个全面的介绍。
1.主持人:听众朋友、农民朋友们,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乡村大讲堂》节目,我是主持人关常。在畜牧业的生产过程中,稳定的牧草供应一直都是重中之重,人工草地由于它相比较天然草原高产稳定的好处,也逐渐得到了人们的关注。那么人工草地要怎样建植呢?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宁夏草原工作站的李克昌老师,来给我们在人工草地建植技术方面做一个全面的介绍。
【片花】:专家介绍
2.主持人:李老师,您好。李老师,人工草地既然相比较天然草地有这么多的优势,想必它在建植的地点等因素方面会有一定的要求吧。
专家:没错,是这样的。建植人工割草地的选地要求要尽可能的满足以下几点:①选土壤肥力较好的一、二类耕地;②最好是水利设施完善,排水良好的水浇地;③土壤有机质丰富,具有良好团粒结构的中性壤土;④最好集中连片,面积较大,便于各种机械作业。⑤适宜的土壤pH值为7~9,pH6.5~7.5之间最好,土壤含盐量0.1%~0.3%含盐量0.3%以上的重盐土壤需进行水洗排盐。
3.主持人:那除了地点有要求之外,还有别的要求吗?
专家:还有一个就是对于种子的要求。地块和土壤选择好了就要选择适宜种植的牧草品种。选种的要求比较复杂,要根据不同的区域选择种植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的品种。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东西南北的土壤气候都有较大差别,海拔高低都会引起环境变化,为此要科学选种,把握几个基本原则就行了。首先是要选择高产、优质、适口性好的品种;其次是在当地种植时间比较长的面积较大的品种;第三是选择再生性好,抗逆性将,生长期长的品种;第四是经过试验和生产证明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性状都良好,有发展前景的品种;五是栽培、利用方便,被当地认可的品种。
4.主持人:李老师,那在我们选择好了地点和种子之后,在准备播种前,还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专家:播前准备的内容比较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整地,就是准备好播床,二是清选种子,选好清洁选出能播种的好的种子。
多数牧草的种子细小,发芽顶土能力弱,生长缓慢,因此,播种前要精细整地,保证播后能出全苗,出好苗。如紫花苜蓿种子的千粒重2克左右,沙打旺的种子千粒重为1.5-2克,老芒麦的种子千粒重5克左右,羊茅的种子千粒重还不足1克。多年生牧草,一次种植一般利用5~6年,所以播前要对耕地进行深翻、耙麽、压实,便于控制播种深度和出苗一致。
5.主持人:李老师,农谚说“庄稼一朵花,全靠肥当家”,牧草也是如此,只有肥沃的土壤才能长出高产的牧草。那么在草地施肥这方面,您有什么好的建议给我们牧民朋友吗?
专家:首先,要确定的是施肥量,确定施肥量一般以种植牧草的种类和要实现的目标产量而定。例如紫花苜蓿,每亩需从土壤中吸取13.3公斤氮、16.6公斤钾、4.43公斤磷。当每亩收获1500公斤干草时,苜蓿约要摄取氮25.0~30.0公斤、磷3.0~4.0公斤、钾20.0~25.0公斤、钙20.0~26.0公斤、镁4.5公斤、硫3.5公斤。按照以上标准,对种植紫花苜蓿的地块,要通过对土壤肥力的测定来确定施多少肥,施什么肥的问题。
6.主持人:李老师,那除了要确定这个不同肥料的施肥量,那这些不同肥料的施肥方法的具体操作又是怎样的呢?
专家:除了施肥量,不同肥料的施肥方法也各不相同。先说这个有机肥,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低是衡量土壤肥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必须通过施用有机肥把土壤有机质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上。有机肥应在播种前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多年人工生草地应在秋季或在刈割后施如,每年的施肥量应根据土壤有机质亏缺而定。一般用量为1000~2000公斤/亩。
还有氮肥的施入,氮肥属于速效肥,根据土壤肥力状况追施效果较好。苜蓿等一些豆科牧草自身有根瘤固氮功能,一般不需要施用氮肥,接种根瘤菌比施氮肥对保证苜蓿等豆科牧草氮素的需要更为经济。但是,氮肥对于苜蓿生长发育和保证产量仍然非常重要。一般来讲,对于有机质含量低的土壤,土壤氮素过于缺乏时,在播种之前施氮肥有助于根瘤菌形成前的苜蓿等豆科牧草幼苗生长。对于禾本科等其它可得牧草来讲,播种施入足够的氮肥是保证生长高产必需的。
7.主持人:除了有机肥和氮肥,我们知道在农业生产里面还有两种很重要的肥料就是磷肥和钾肥。李老师,这两种肥料的使用方法是怎样的呢?
专家:磷肥为迟效肥料,在播种前、播种期间和播种后均可施用,即施磷可以在播种时同种子一起浅施,也可以深施,追施磷肥效果更好。磷肥对牧草的生命活动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缺磷土壤上施磷能使牧草干物质产量提高,特别是盐碱地应重施磷肥。
对于钾肥的施入,钾肥牧草生长中关键性的肥料元素,对产量和质量都有提升作用,因此为了获得高产优质,必须特别注意施用钾肥。钾肥在播前、播后皆可施用,作为种肥施入时施量不能高,否则就会危害幼苗。钾肥应分期施用,一般每年施入2次为宜,至少也应施1次,在砂质土壤上每年应施2次以上。当土壤含钾丰富时,就不一定每年追施钾肥。其它肥料施入:其它肥料主要包括硫、磞、钼、锌、铜等微量元素。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不尽相同,最好在播种前和播种后对土壤微量元素进行测定后确定施入量和施入方式。
8.主持人:欢迎回来,今天我们为您介绍“人工草地建植技术”。为我们作介绍的专家是来自宁夏草原工作站的李克昌老师。刚才李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人工草地建植的要求、播前准备还有肥料的使用方法,接下来我们继续听李老师介绍。
李老师,牧草的生长除了要有充足的肥料以外,灌溉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在我们人工草地的建植过程中,对于它的灌溉是怎么操作的呢?
专家:进行灌溉的话,首先要确定它的耗水量与灌溉定额。人工割草地要实现高产最好要有灌溉条件。要灌溉就涉及到耗水量与灌溉定额。牧草品种不同耗水量和灌溉定额就不同。所谓耗水量,是指牧草每生产1公斤干物质消耗的水量。如苜蓿每形成1吨干物质需水约700~800吨。因此,灌溉定额要根据耗水量来确定。
其次就是要确定灌溉时间和次数。灌水的时间和次数应当根据牧草生长发育阶段最需要水的时实施灌溉。按照时间顺序,①春季灌返青水,多年生人工割草地返青之前浇一次水可促进返青速度,提高第一茬产草量。不论豆科和禾本科多年生割草地,返青水都是至关重要的。苜蓿喜水但怕水淹,连续水淹1~2天即可大量死亡,所以要求排水一定要好。②豆科牧草从现蕾到开花,禾本科牧草是从拔节到孕穗,这段时间需大量水分,是灌溉的重要时期,可浇水一次透水。③刈割后5~7天再生芽出生后应立即灌水,这在盐碱土壤上尤为重要,因为在刈割之后土壤水分蒸发量突然增加,盐分随即带到土壤上层,对牧草生长发育危害很大,配合施肥进行灌溉则更好。灌水多少要以充分浸润土壤为度。④灌冬水,冬水对多年生牧草的安全越冬至关重要,特别是播种当年或干旱半干旱地区,有条件时要灌足冬水,水量应当占到全年水量的三成多,以确保安全越冬。
9.主持人:李老师,假如说我们现在已经确定好了灌溉量和灌溉时间,那这个灌溉的具体方法都有哪些呢?
专家:一般来说,灌溉选择喷灌、畦灌和地下渗灌。
喷灌的优点是灌水均匀,节水、节地、省工、省力,受地形限制小,侵蚀作用弱,利于调节田间小气候,可降低叶温;缺点是受气象因素影响明显,投资大,对灌溉水质量和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喷灌系统分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3类,可根据地形和资金条件等进行选择。
畦灌的优点是投资小;缺点是较为费工和占地较多。畦长不宜超过100米,畦宽通常为播种及收割机械幅宽的1~3整数倍,坡度以0.1%~2%为宜。
地下渗灌的优点是节水、节地、省工、省力,保土、保肥,土壤结构好,不形成板结层,地表干燥,利于田间作业;缺点是投资大;盐碱地区会促进盐碱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