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1日 星期五

字号:
|
收藏
|
背景颜色:淡绿色淡黄色白色

全国农技中心关于举办第三十七期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技术培训班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5-09-15 15:41来源:病虫害测报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植检)站(局)(农技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技推广总站、黑龙江农垦总局农业局:

  为加速培养农作物病虫害测报技术人才,促进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队伍业务素质提高,我中心将于3月上旬至下旬举办第三十七期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技术培训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为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区域站、全国农作物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或省级植保植检站测报技术人员(名额见附件),承担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数字化监测预警建设与数据报送任务的站点及技术人员优先。其中云、贵、川、渝、藏、陕、鄂、湘、豫、甘、宁、青、桂等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学员在西南大学参加培训,其他省(区、市)、黑龙江农垦总局学员在南京农业大学参加培训。请各单位严格按照分配名额派员参加,不得超员。

  二、培训内容

  西南大学:有害生物预测预报技术的进展,害虫测报原理和方法,植物病害流行与测报,Excel和SPSS统计软件在测报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中的应用,GIS技术及在测报中的应用;专题讲座为:病虫害监测预警数字化系统应用技术,自动虫情测报灯、性诱监测工具等测报工具的应用技术,病虫害种类识别和雌蛾卵巢解剖等测报基本技能和实用技术,遥感技术在测报中的应用,测报信息图像处理技术,小麦条锈病、稻螟虫、稻飞虱、稻瘟病、叶螨、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的测报技术等。

  南京农业大学:农作物害虫测报原理和方法,植物病害流行与测报,有害生物数理统计,GIS技术及在测报中的应用,有害生物抗药性及治理;专题讲座为:病虫害监测预警数字化系统应用技术,自动虫情测报灯、性诱监测工具等测报工具的应用技术,病虫害种类识别和雌蛾卵巢解剖等测报基本技能和实用技术,害虫测报中的遥感和雷达监测技术,棉花主要病虫害研究进展,设施蔬菜病虫害管理,稻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条纹叶枯病、水稻细条矮缩病等病虫害测报技术。

  请学员准备近年本地病虫监测数据和发生情况等资料,以便进行统计和交流。

  三、时间和地点

  (一)培训时间

  3月8日-3月28日,3月8日报到,3月28日离校。

  (二)报到地点

  西南大学培训班: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接待中心(南区)。重庆菜园坝火车站乘出租到上青寺嘉陵南江桥头(10元)北碚大巴车乘车处下车,转乘502空调大巴到西南大学2号门(原西南农业大学)下车(11元)。重庆火车北站乘504路空调大巴(龙头寺-北碚)到西南大学2号门下车(11元);从火车站、飞机场乘出租车直接到达西南大学2号门,费用80-120元。

  南京农业大学培训班:南京农业大学南门莫泰168宾馆。南京火车站乘190路(或173路)到后宰门站下车,转乘115路在钟山花园城站下车。南京南站乘84路到童卫路南站下车。南京西站乘16路到三山街站下车,转乘4路到钟山花园城站下车。南京机场乘坐地铁至南京南站,转乘84路到童卫路南站下车。从南京火车站、南京南站、南京西站乘出租车直接到南京农业大学南门,费用25-45元。

  四、其他事项

  (一)培训费用

  学员在校期间的各项培训等费用由我中心负责。

  (二)教学管理

  1.开班后学员不得请假和旷课,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由派出单位或所在省植保站向我中心提出书面文件。学员累计请假超过5天或者旷课2天,则不发培训证书。

  2.学员考勤由每位教师课堂点名或者在学员在签到表上签字确认。

  3.培训结束时,由全体学员对讲授内容进行评估。

  (三)培训回执

  请各省将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回执汇总后,于3月5日前报我中心病虫害测报处和相关主办院校。

  (四)联系方式

  联系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测报处 刘杰,电话:010-59194520;E-mail:cbliujie@agri.gov.cn。陆明红,电话:010-59194540;E-mail:luminghong@agri.gov.cn。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刘怀、周苑,电话: 023-68251269,13983383076,13594161334;传真:023-68251269;E-mail: liuhuai@swu.edu.cn。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付鹏、张岩,电话:025-84395240,13770799551,15952008329;传真:025-84396294;E-mail:zhibao@njau.edu.cn。

                                                                                                   全国农技中心

                                                                                                   2015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