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溪市元江县高度重视梯田的保护与恢复工作,秉持“保护是更高级别的开发”的理念,通过加大宣传、政策扶持、特色农业开发、生态保护等方式,积极探索哈尼梯田保护与开发路子,还原梯田“容貌”助农增收,为乡村振兴增活力。
在羊街乡阿郎邦克梯田核心区,两千多亩稻田已进入成熟期,放眼望去,满目皆黄。村民王斗顺家的稻谷就在其中,王斗顺介绍说,由于自己外出打工,家里没有劳动力栽种水稻,曾经,他家的稻田和村里不少人家一样,撂荒了几年,家里吃米都是靠买。
20世纪90年代,由于水源缺乏、沟渠年久失修、村民外出打工等多重原因,承载着哈尼农耕文化的梯田一度面临着退化的困境,如何在保护哈尼梯田、农耕文化的同时,让群众充分享受梯田保护、开发带来的利益?当地党委、政府采取政策扶持、项目支持、特色农业开发、生态保护与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相结合等方式,依托羊街乡生态资源优势,引导农民发展梯田生态米种植。羊街乡“梯田生态米”金字招牌也越来越响亮,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元江的古老地方稻种,是具有60到100年种植历史的蚂蚱谷和紫米。2015年元江开始实施《哈尼云海梯田保护办法》。2021年,“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的农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落地羊街,资金和项目进一步向梯田生产倾斜。为了恢复梯田景观,羊街乡按每亩400元对农户给予补助,免费提供谷种、化肥、农药、鱼苗、鸭苗,积极发展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提高种田效益。
王斗顺回家发展,也跟很多村民一样,重新种起了梯田稻谷,每年除了满足自家的口粮,还有不少多余的稻谷可以销售给村办公司,每亩可以收入近一千元,再加上在梯田里养殖和销售谷茬鱼每亩可以收入600多元,王斗顺家的日子越过越顺。
据坝木村党总支书记、主任龙保宇介绍,他们村委会依靠粮农组织支持的项目,把群众组织起来,统一保护老品种,以前40亩的试验田现在已经扩大到1000多亩,而且群众种植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同时,羊街乡依托“喍奢扎”“十月年”等民族文化节庆和农业资源,积极培育合作社和村办公司,主营梯田红米、谷茬鱼、生态鸡鸭等农特产品,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力求在梯田景观保护、农耕文化延续和乡村发展中找到平衡点。
从恢复到保护与开发齐头并进,羊街乡的梯田“原貌”不断得以复原,如今,一到金秋时节,7600亩梯田里飘来阵阵稻花香,哈尼群众打谷子、捉谷茬鱼,在欢声笑语中使哈尼梯田延续了传统农耕文化,也留住了哈尼人的乡愁。
据悉,羊街乡将持续以“中国起源作物基因多样性的农场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为契机,围绕梯田保护和开发,带动更多当地特色农产品开发和价值链的提升,进一步增加附加值,实现农村、农业、农民同步发展,把哈尼族群众世代传承的梯田遗产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
云南网通讯员 张兰 方丽波 何松阳 李俊 李方芳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