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以提升理念、增强能力为核心,不断创新培训方式、丰富培训内容,强化培训管理、完善培训模式,把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打造成为学员满意、领导认可、影响广泛的精品培训工程。自2014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23期,培训来自四川、贵州及云南省内学员2300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协同机制
成立领导机构,明确部门职责。成立以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为组长,相关部门处长共同组成的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厅人事处,具体工作由省农广校承担,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省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官管理处负责大学生村官的选调并参与培训工作。省农业厅负责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学员选调。省农广校负责班级日常跟班管理、教学计划安排、课程设置、教师聘请、培训效果评价及总结、跟踪服务等教学工作。地方农业部门负责配合开展学员遴选、培训班现场教学参观考察。培训基地负责吃、住、行等后勤保障服务工作。
二、坚持因材施教,提升培训效果
为确保培训效果,我们从课程设置、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根据不同的培训主题和培训学员做到个性化,提高针对性。一是因材设课。课程安排做到依据主题和参训对象不同而不同,结合云南实际、培训主题、参训学员确定课程设置。比如创业班创业课安排一天课程,其他班创业课只安排半天;参观基地也根据学员及主题不同而选择不同参观点,外省学员选择到全国闻名褚橙庄园参观,省内学院选取周边一些发展较好的农业庄园、专业合作社、创业园区、特色农业示范园等。每期学校都要与基地沟通、协调,明确各班主题,选择讲解主题及参观线路。二是因材选师。根据培训主题和学员实际从农业部、科研院所和院校、农业厅等选择学员欢迎的教师。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职师资队伍。选择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辅导经验丰富的授课教师,选择活跃在基层、有实际操作经验、取得显著成绩,并且善总结会表达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现身说法、传授经验。三是是因材施教。教师授课针对学员和基地特点,少理论论述、少概念推演,多用启发式案例教学、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授课、多用政策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实际、实效、好用、管用的教学风格。通过听、学、看、谈、悟,达到帮助学员开阔思路、启迪思维、更新理念、增长才干,使教学内容贴近农村、贴近实际,具有较强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
三、抓好班级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一是选好配强工作人员。选派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班主任,班主任做到相对稳定。培训期间,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全程跟班,记录培训工作,配合班主任及其他授课教师开展培训,负责督查、管理学员日常生活中涉及的吃、住、行等问题。二是着眼细节搞好服务。每次培训班都做到有会议须知、有培训资料、有日程安排、有工作人员联系方式、有温馨提示。在培训会场、餐厅、宿舍等地方粘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合理布置培训园区内指示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接送、报到、食宿、水电、学习环境、车辆保障等做到服务周到精准。三是积极建立沟通平台。通过设置公共邮箱、微信群、QQ群及时沟通协调培训工作,互通培训情况,交流工作经验,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四是强化痕迹管理。安排专人对整个培训进行照相、录像,收集整理参训学员信息。根据农业部要求,建立了培训卡和培训过程档案,做到纸质、图片、视频资料分类归档。
四、注重宣传推广,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开展网络宣传。在云南农业信息网上开辟了“农业人才”专栏,积极宣传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广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典型事迹,努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二是编印学员风采纪实。每月推出1至2名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及村官典型,现已收集40余名典型学员材料,拟于近期正式出版一本农村实用人才风采纪实。三是拍摄宣传片。组织拍摄了基地电视宣传片,并在省市县电视台进行宣传,提高基地影响力。
近年来,我们认真落实农业部工作要求,并结合云南实际走特色创新之路、总结出一套有效培训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农业部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今后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加强与其他优秀的培训基地交流沟通,争取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