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红”里读中国

发布时间:2018-10-15来源:农民日报 本文总阅读量
字号:【

  编者按:我国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小岗村是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小岗“大包干”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撬动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恢弘展开。今日小岗,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从15日起,农民日报全媒体连续3天推出相关报道,聚焦小岗村40年来的辉煌巨变。

  

  一个村庄可以有多伟大?

  40年前,小岗村村民冲破思想桎梏,立下生死契约,按下18枚“红手印”,毅然决然地实行“大包干”(包干到户),唤醒沉睡的中国。

  正是从那一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伟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此开启了宏大的实践征程。

  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进程。从皖北乡村到深圳湾畔,从南海之涯到黄浦江边,从渤海之滨到冀中平原……当年这些籍籍无名之地因为勇于探索走到历史前台,撬动改革开放这场伟大革命恢弘展开,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神州大地。

  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讲,中国改革始于农村,农村改革始于安徽。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国农村改革是从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开启的。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40年来,在中央和各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始终发扬“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始终与国家命运同频共振,牢牢抓住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这条改革主线,一次次为中国农村改革创造荣光。

  小岗村,从按下“大包干”“红手印”到领到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红证书”,再到“三权分置”“三变改革”的“分红利”,形成了一抹独具东方大国智慧的“小岗红”。从“小岗红”里,我们或许能读出中国农村改革的辉煌历程。

  “红手印”唤醒中国

  ——我国改革是从农村起步的,小岗村是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小岗“大包干”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

  秋季小岗,是一个秀丽的所在。碧空中的团团白云,像弹好的棉花悠闲地飘浮着。“凤阳县小岗村”的门楼矗立在村西头,门楼下笔直宽敞的柏油马路通向远方,两边是鳞次栉比的徽派民居,农家乐、农村电商等招牌随处可见。

  翻转历史的年轮,定格在1978年。那时的小岗是个什么模样呢?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羊,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大包干”之前小岗人讨饭的凤阳花鼓词,真实反映了那时的生活窘况。

  小岗之困,正是当时中国的缩影。吃饱肚子,是当时亿万人民最迫切的诉求。怎样才能有饭吃?

  1978年11月24日,一个寒夜。小岗村18户农民,悄悄来到严立华家的茅草屋。由生产队长严俊昌主持,在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下开了个会,决定在保证交够国家公粮和集体提留的前提下,实行分田到户搞“大包干”;假如干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大家庄严地举手通过,并以“托孤”方式立誓为盟,在一张破损褶皱的薄纸上,按上18枚“红手印”。

  如今,这份“大包干”契约,作为改革开放的珍贵物证,陈列在国家博物馆,馆藏号为GB54563。

  18枚“红手印”,每一枚都倾注了一腔热血!18户农民也许没有想到,他们的抉择其实触碰到一个重大问题,即“大包干”调整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改变了原有的分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社会生产力。

  “是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路线,给了我第二次生命。”当年亲手起草生死契约的严宏昌回忆说。

  “小岗村当年的创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小岗村“当年农家”院落的“大包干”签字室时这样称赞。他察看当年的茅草屋,了解当年农户们签字的场景,叮嘱要好好记住这段历史。

  “大包干”的精髓是:“保证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1979年,小岗迎来大丰收,整个生产队粮食总产13.3万斤,是前十余年产量的总和,一举结束20余年吃国家救济粮的历史,并首次归还国家贷款800元。

  在小岗村,一本摊开的《邓小平文选》雕塑镌刻着这样一段讲话:“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正是这一首肯,让发源于小岗的“大包干”之火,迅速燃遍全国。全国各地的人们蜂拥到凤阳学习“大包干”,其中包括习近平派去的3名干部。习近平时任河北正定县委副书记,当时河北省尚未启动“大包干”。但是,习近平看到这是今后农村发展的大方向,便派人到凤阳学习“大包干”经验。此后,在习近平的推动下,正定县委反复讨论研究,决定在经济落后、农民生活水平低、离县城较远的里双店公社做试点,在河北开创了先河。

  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到1984年底,全国569万个生产队中99%以上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大包干”),人均粮食拥有量达到800斤,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小岗村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小岗村是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在小岗村“大包干”等农业生产责任制基础上形成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们党农村政策的重要基石。

  “红证书”顺应民心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确实权、颁铁证,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真正让亿万农民吃上“定心丸”。

  春天来了,冰河解冻。

  中国改革从农村起步,向城市延伸。举目望去,农民工进城、个体户、企业承包经营等新事物不断涌现,如过江之鲫般涌向市场经济浪潮之中……改革开放凝聚共识,激发亿万人民的澎湃活力,神州大地气象万千。

  1993年,作为“岗二代”的严宏昌之子严余山、严金昌之子严德双、关友江之子关正景,相约到广东东莞打工,一到便被城市里的高楼大厦、灯火辉煌所震惊,“这是小岗人没有看到的景象,深深感到我们落后了!”

  首创“大包干”之后,小岗村在一段时间里的发展却滞后了,村民增收缓慢。一时间,质疑之声四起,被称为“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过富裕坎”。

  转机出现在2004年。在上级党组织领导下,“省城干部”沈浩被选派到小岗村任党委第一书记,带领小岗人继续发扬“大包干”精神,推进改革发展致富,小岗面貌发生了巨变。小岗村从迷茫中奋起,再度开启改革新局面。

  “小岗村每个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都与党的领导密不可分!”“大包干”带头人、老村委会主任关友江深情地说。

  2007年,《物权法》正式颁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被明确为用益物权后,怎么样建立健全相关的登记制度,依法强化对农户承包经营权益的保护,一直成为中央关注的问题,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农民切身利益。

  2008年以后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在强调建立健全相关登记制度。特别是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是实现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的保障,要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实,真正让农民吃上“定心丸”。

  安徽是最早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的省份之一。2008年7月,安徽省就以村为单位率先在全国开展试点,小岗村再次担当探路先锋。

  几年来,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统筹谋划,扎实推进。到2013年底,安徽已在15个县(区)的19个乡镇、83个村开展试点,对27万亩土地进行确权登记,试点成果显著。

  安徽省农委副主任王华介绍说,2014年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3个整省推进试点省之后,安徽全面开展整省推进试点。体现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统一,是安徽省推进试点工作的重要特征之一,为中央决策提供依据。

  2015年7月8日,安徽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第一证”在小岗村颁发。时任安徽省代省长李锦斌出席颁证仪式,关友江等18位村民代表领到红灿灿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大包干’让农民吃饱饭,‘确实权、颁铁证’让农民吃上‘定心丸’。土地有了‘二代身份证’,就变成了‘活资产’。”关友江说。

  “过去,村里有一些耕地存在四至不清、面积不清、权属不清等问题,农民心里犯嘀咕,最担心的就是害怕土地流转出去收不回来。”关友江说,“确权颁证后,承包农户和流入土地的新型经营主体心里都有底,可以放心地干。”

  记者看到,此次颁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跟农村二轮土地承包时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相比,不仅有安徽省统一的土地承包合同编号、地块编码,还附带了完整的宗地图,土地信息清晰明了、一目了然。

  在安徽,小岗村率先全部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发放“红证书”875本,发证率达100%,百姓交口称赞。

  截至2016年底,安徽全省完成了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比中央要求提前两年,共完成农村承包地确权面积8057.1万亩(比二轮土地承包面积多2244.1万亩),确权农户1215.9万户,做到了应确尽确。

  为了巩固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成果,凤阳县以落实农村土地的用益物权为出发点,从2016年开始在小岗村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截至2017年底,凤阳县农商银行累计发放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1160.5万元。

  “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关友江,他们两户共获得凤阳县农商银行20万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严金昌说,农民领到了“红证书”,不但缓解了农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而且还帮助新型经营主体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安徽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王飞说,“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颁证工作,是中央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利国利民!”

  “分红利”泽被苍生

  ——“三权分置”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推进土地流转、股份合作制改革和“三变改革”中,拓宽了农民“分红利”渠道。

  “现阶段,小岗村要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很重要的就是在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基础上,处理好土地流转中的传统承包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之间的关系。”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说。

  为什么?李锦柱说,随着城镇化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进城,到二三产业就业,这就导致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发生分离,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变化的新趋势,对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出了新要求。

  为了顺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趋势和农民保留承包权、流转经营权的意愿,中央作出了重大制度安排,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简称《三权分置意见》),进一步巩固完善了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概括地讲,“三权分置”是指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农户的承包权、土地的经营权这“三权”分置并行。实行“三权分置”,在保护农户承包权益的基础上,赋予新型经营主体更多的土地经营权能,促进土地经营权进行优化配置。

  “‘三权分置’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也是中央关于农村土地问题出台的又一重大政策。”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说,“三权分置”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魅力。

  韩长赋说,“三权分置”很重要的一个核心是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进行部署,在农村全面开展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它和“三权分置”是配套的,都属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小岗村‘两委’积极贯彻《三权分置意见》,坚持了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了农户承包权,放活了土地经营权。”小岗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群之介绍说,目前小岗村60%以上土地已实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

  北大荒集团就是典型代表。今年,北大荒在小岗村流转500亩地,建起了现代化水稻生产基地,带动多人就业。记者在基地看到,稻浪翻滚,满目金黄,丰收在望。北大荒集团七星农场驻小岗村技术负责人赵明武说,北大荒还计划与小岗村在智慧农业等项目上合作,努力实现生产过程可追溯、即视通。

  2017年10月18日,严金昌一家人在自家开的农家乐“金昌食府”里观看党的十九大开幕会。流转了全部土地的严金昌,听到习近平总书记说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时,格外振奋。他说:“今后可以甩开膀子搞农家乐!”

  “40年前,土地由‘合’到‘分’,是解放生产力的必然要求;40年后,土地由‘分’到‘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李锦柱说,目前,小岗村的宅基地“三权分置”正在深入推进、土地股份合作社正在试点……

  除了从土地流转中“分红利”外,小岗人还推动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和“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为小岗村实现从“户户包田”到“人人分红”的转变提供制度性供给。

  李锦柱介绍,2016年,小岗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与小岗创发公司按比例搭建股权结构。合作社探索以小岗村品牌等作为无形资产和经营性资产联合入股小岗创发公司,作价3026万元,占股49%,赋予权能,量化到村民。

  今年2月9日,小岗村进行了第一次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分红,每人分得350元。“大包干”带头人严立华,全家6口人分红2100元。

  凤阳县委书记徐广友说,从当初的“大包干”,到如今农民既能享受到土地流转收入,又能从村集体经济中“分红利”,小岗村的历史与今天,是中国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改革成果惠及人民的生动写照。

  今日小岗,已从当初100多人的生产队发展成为全国十大名村、国家4A级景区,2017年集体收入突破82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8106元。小岗产业经济正在崛起。5平方公里的小岗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设立4亿元的“小岗徽银现代农业改革支持基金”……小岗村如同迈入新时代的中国一样,砥砺奋进!

  “小岗红”展现的是初心不变、红心长在

  在小岗村采访,记者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小岗红”。40年来,小岗村从“红手印”点燃改革,到“红证书”铁证实权,再到“分红利”增收富民,几乎在每个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都流润着独具中国智慧的“小岗红”。

  “小岗红”,是中国改革的底色,以其丰富的内涵,高度概括着一个真理:人民是改革的实践者和创造者,共产党则是改革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小岗红”,展现的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红心。以小岗农民为代表的中国农民开展的多种形式的“大包干”,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从邓小平到习近平,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从农民的愿望出发,尊重群众创造,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心全意为农民群众谋幸福。当前,为农民群众谋幸福的最大政策,就是必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

  “小岗红”,展现的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的初心和红心。40年,小岗村从“大包干”实现“两权分离”,到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再到“三权分置”“三变改革”,一直坚持改革和探索不动摇。40年前,土地由“合”到“分”,解决了吃饱肚子问题;40年后,土地由“分”到“合”,解决的是发展致富问题。后者之“合”是在保证农户承包权利不变前提下的“合”,是小岗改革的升级版。40年来,改革成就了小岗。在新的历史阶段,小岗仍然需要深化改革。但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垮了,不能把耕地改少了,不能把粮食生产能力改弱了,不能把农民利益损害了。这是我们改革中必须坚守的底线思维。

  “小岗红”,展现的是不断维护发展农民权利的初心和红心。农村改革40年来,不管改革如何推进、怎样深化,但改革者始终初心不变,红心长在。就是要确保农民权益不受损害,在改革中,农民群众的权益只能增不能减。这是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比如土地确权颁证,比如“三变”改革,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真正让亿万农民吃上“定心丸”。

  小岗之路,就是中国改革之路。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小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看了让人感慨万千。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面镜子。40年来,它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奔向强起来……它折射出这样一条鲜明的历史轨迹:从邓小平到习近平,对小岗村的殷切厚望,一根红线贯穿始终,那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把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进行到底的决心。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