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城乡融合发展 打造“四新”农民培训品牌
12月4日,农业农村部韩俊部长调研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中国农民体育协会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适应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职业新工种的培训需求,突出实效办好新时代农民教育培训。各地试点工作适应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所诞生的“四新”(新产业、新业态、新职业、新工种),探索开展民宿管家、乡村职业经理人、乡村文化传承人、乡村咖啡师、乡村主播等一系列培训。“四新”培训班报名火爆,年轻人参训意愿明显提高,据统计,试点学员35岁以下占比约31%,高出同期高素质农民培育35岁以下比例约10个百分点;试点学员45岁以下占比约67%,高出同期高素质农民培育45岁以下比例约20个百分点,逐步形成了一批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农民培训品牌。
民宿管家
湖北咸丰县农广校以咸丰特色产业白茶、民宿两大产业为基础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以“茶园变景区、民宿增效益”的理念,充分发挥“农业农村部武陵山国家农民培训基地”作用,形成跨片区、多元化产业模式合作,推进茶旅三产融合发展。一是构建“师徒制”教学模式。成立实训帮带小组,与合作单位签订“师徒制”委托合作协议,采取一带多的形式,分产业、分阶段针对学员制订教学计划,分别开展武陵山地区、江浙地区现场教学实践。二是强化产业人才政策支撑。通过政策及资金扶持,加强对咸丰县茶农、茶艺师、茶文化推广大使、民宿服务之星、优秀民宿管家等专业人才的培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茶旅产业建设。据了解,咸丰县出台《关于支持咸丰县旅游民宿发展的八条措施》,达到《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甲级标准的,奖励民宿业主50万元,被评为“恩施最美(十佳)民宿”的,奖励民宿业主10万元,民宿经营主体建设艺术家工作室,艺术家每入住1天补贴150元。
乡村职业经理人
上海浦东新区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乡村职业经理人培训班正式启动。学员们分别来自16个镇、53个村,所在村已经建成、正在建设、或者未来3年计划建设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本次培训旨在为每个村培养一名经营型人才,把建设村庄和经营村庄结合起来,采用市场化手段、系统化方法,发展乡村产业、挖掘乡村文化、植入三产业态,将乡村资源和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价值,推进强村富民,促进共同富裕和乡村全面振兴。浦东新区乡村职业经理人培育将于2025年完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浦东农广校联合浙江农林大学共同设计课程,围绕乡村资产运营、乡村治理等模块,学习农村基层党建、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村庄经营中的土地与闲置资源盘点利用、运营前置下的未来乡村规划与建设、农文旅体融合等内容,建构乡村运营理论知识体系。第二阶段,依托农广校体系的资源优势,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现场教学点,聚焦主题,组织开展现场研学,掌握经营乡村的基本技能。第三阶段,联合乡村运营公司设计实训、实习课程,根据学员所在村特点,在对标村开展针对性岗位实习。第四阶段,学员制定运营方案,并在岗位上实践,主办方安排导师跟踪指导,促进学用结合、学有成效,积极探索建立乡村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贯通教育培训与乡村人才发展政策。通过系统化培育和综合支持,提升村干部乡村资产经营能力,助力浦东至2028年基本形成“全域美丽·和美浦东”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乡村文化传承人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举办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乡村文化产业人才培训班,突出“庆阳香包”传统文化名片,增强文创设计等多元素,推进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带动乡村文化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群众就业增收。一是开展集中授课。采取“分段跟进式”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省市专家围绕非遗赋能乡村振兴、庆阳香包的传承和发展、香包制作的创新点和拓展空间等内容为学员们进行深入讲解。二是学习先进技术。学习全国文创先进经验,向“王的手创”“贵州非遗”取经,了解文创产品创意、设计和印染、香道等技术,在保持庆阳香包传统工艺传承前提下,增加多元素文化,打造庆阳香包特色品牌。三是做好传承引领。发挥庆阳香包国家非遗传承人引领作用,在不失传统的同时,创新产品元素新理念加大市场营销力度,运用新媒体手段加大宣传,加快形成文旅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增加农村就业。试点学员张煜瑶说:“我很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肩负着庆阳香包的传承重任,面对现代审美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庆阳香包也不断应对市场的挑战。为了让这门老手艺‘活’下去‘活’得更好,我们仍要不断地学习和挑战,希望通过这次学习,提升自己的设计制作能力和市场营销水平,讲好非遗故事,为庆阳香包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乡村咖啡师
江苏昆山市作为全国最大的咖啡产业集聚区,短短几年之内打造出极具竞争力的咖啡产业链,咖啡与美丽乡村不断走向融合,越来越多的村民从事“村咖”,涌现出一批“村咖”集聚村,成为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昆山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选择乡村咖啡文旅产业开设专题班,培养一批素质能力与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高度契合的高素质农民。一是构建部门协作育人体系。昆山市依托农文旅产业优势,联合市人社局,市旅游协会和咖啡协会,相关院校等共同参与培训主体选拔、需求清单梳理课程体系制定和实习岗位落实,初步构建农业农村部门联合财政部门牵头组织,多部门政策和资源要素集成的协作育人新体系,提高试点项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是采用六合一培育模式。按照“理论学习+现场教学+技能实操+职业认定+学用贯通+跟踪服务”六合一模式开展系统培养。围绕咖啡文化与乡村传统文化相融合、咖啡服务的基本技能、各种咖啡器具及设备的使用和保养方法、咖啡的冲煮拉花等方面内容进行授课。采用探店的方式开展现场教学。围绕咖啡研磨、萃取、冲煮手法、拉花和咖啡品鉴等方面进行实操培训。开展咖啡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试。本市“村咖”提供一批实践岗位供培育对象定岗实习。组建跟踪指导服务团,确保每名受训对象有一名跟踪导师。三是强化品牌打造与宣传推介。强化试点工作动态展示,搭建交流平台,推荐学员参与全国手冲咖啡大赛等活动,制作村咖产业从业者学员专题视频,宣传优秀学员事迹,充分展示试点工作成效,打造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项目品牌。
乡村主播
湖南临澧县2024-2025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学用贯通综合试点项目培训班开设了农村电商方向,集中培训为期20天,来自各乡镇(街道)的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返乡创业大学生等参加培训。一是精心遴选师资。在省市农广校提名,全省师资库筛选,农业、文旅和商务等行业部门推荐,群众口碑较好的师资队伍中,邀请了省市农村电商领域的专家教授,通过理论讲解、现场教学、实地观摩、动手实操等方式,围绕三农IP打造与流量变现方式、三农产品短视频拍摄构图技巧与实操等方面进行了精彩授课。二是创新培养方式。变“填鸭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变“输入式”教学为“需求式”教学、变“参观式”实训为“参与式”实操。在教学课堂,以8-9个学员为一个学习小组,培训讲师为每个小组设置了学习积分,学员通过问答、互动、分享等方式累计积分,然后根据积分设置奖励,营造出空前活跃的课堂气氛。三是选好实训基地。选择湘西州菖蒲塘村、长沙市青天寨、常德市港中坪村、江西省信丰县赣南脐橙产业园、湖北省秭归县等作为培训实训基地,力求使学员学习更加深入、感受更加深刻。与此同时,在县内重点柑橘产业乡镇(街道)设立培训基地(实训示范点),开展顶岗实训和电商运营实践。
-
附件下载:
- 学用贯通综合试点工作简报第2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