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壮苗”见闻:“淑梅嫂”要当高素质农民
发布时间:2022-03-14 06:30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3月的禹城,万物复苏。为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支撑作用,保障冬小麦丰产丰收,2月启动的禹城市“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已进行的如火如荼。日前,禹城市农技人员到房寺镇邢店村查看苗情,映入眼帘的是南北截然不同的景象。北边的麦田绿荫如盖、长势喜人;南边的麦田却稀稀落落、草木萧疏。看到此番景象农技人员立马停下车上前一探究竟。
经了解,北边这片田地共有200亩,主人是房寺镇邢店村的程红燕,她既是禹城市的高素质农民,又是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的科技示范主体。看到农技人员的到来,程红燕激动的介绍:“这片地原是拆迁后的复耕地,土质差不易耕种,加上受去年秋季涝灾影响,墒情较重,本想留作春地。多亏去年参加了农业农村局组织的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和基层农技推广项目,让我大开了眼界。特别是专家讲的‘地湿无晚麦’,我就沉住了气,没有抢种,而是适墒播种,所以实现了一播全苗。”
南边的主人叫王淑梅,村里人都称其为“淑梅嫂”。近年她也流转了200亩耕地。因没有参加过相关培训,种地还是“小鸭子下河——随大流”。去年地里的积水刚刚消退,眼看就要错过最佳播期,她心急如焚、抢播抢种。作为地邻又是多年好朋友的程红梅当时劝她再等等,待墒情适宜后再播种。但看到别人播种,她还是急急忙忙的播上了,考虑到墒情较重、也没敢播深、更不敢镇压,导致今年春天小麦出苗推迟、出苗差,形成了“土里捂”“一根针”现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刚刚发芽的小麦很快将会裸干死亡,造成颗粒无收。
于是,专家当即进行“会诊”,很快提出补救的措施——对小麦进行轻压,提温保墒、促弱转壮、绝对不能浇水。听了专家的建议,再看到程红燕小麦的长势,她后悔地说:“由于自己不懂技术,今年小麦长势不好,真后悔没有报名参加培训、没有听专家老师的意见。”王淑梅感慨道,“再也不能蛮干傻干了,有文化、懂技术才是唯一出路,我今年一定要报名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据了解,禹城市自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来,截止目前共培育高素质农民 1700 余人,科技示范主体6500余人, 辐射带动农民10万户。初步构建起“市级有专家团、镇街有技术员、村级有田秀才、土专家”的三级农业科技支撑网络。高素质农民已经成为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播火者,成为农业新旧动能转化、供给侧改革的先行者和受益者。自2019年德州市开展“十佳新型职业农民”评选以来,禹城市共有5名高素质农民摘得桂冠,连续3年居德州市之首。今年又有3名新型职业农民被评为“德州市乡村之星”、6人被评为“齐鲁乡村之星”。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双双 通讯员 李华芝 邓静 报道)
责任编辑: 籍雅文
3月的禹城,万物复苏。为进一步发挥农业科技支撑作用,保障冬小麦丰产丰收,2月启动的禹城市“冬小麦科技壮苗”专项行动已进行的如火如荼。日前,禹城市农技人员到房寺镇邢店村查看苗情,映入眼帘的是南北截然不同的景象。北边的麦田绿荫如盖、长势喜人;南边的麦田却稀稀落落、草木萧疏。看到此番景象农技人员立马停下车上前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