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江苏和安徽淮河以南、河南南部,以及湖北、浙江、湖南、江西、上海全部。
背景:去年秋播期间降水偏多,小麦播期差异大,适期播种小麦出苗较好,但早播、晚播麦田苗情差异偏大,弱苗、旺苗并存,不平衡性较为突出。部分田块田间沟系不配套,湿、渍害隐患大,且秋播封闭化除面积比例不高,防治效果不理想。据气象部门预计,今年冬季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不利于晚播弱苗转化升级。
春季管理重点:坚持“促弱控旺、高效施肥、绿色防控、抗逆保丰”的技术路径,分类精准管理,重点施好拔节孕穗肥和防治赤霉病,争取足穗大穗、优质丰产。
越冬期至返青期
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越冬期不明显,仍可继续生长,重点要做好稻茬小麦沟系配套。返青期重点做好促弱控旺,构建合理群体。
(一)促控结合,分类管理
对弱苗,基肥施用不足的麦田应尽早补肥,亩施氮量应补足到8-10公斤;因秸秆还田、播种质量不高、渍害等造成黄苗僵苗的麦田,尽早亩施尿素3-7.5公斤,也可采取冬前喷施芸苔素内酯等化学调控措施,促进弱苗生长。开春时要及时查苗,对三类苗和脱肥落黄严重的麦田,亩追施尿素3-7.5公斤和三元高效复合肥15公斤,促进弱苗转壮。
对壮苗和旺苗,减少或取消冬季和早春施用的速效肥料,特别防止开春后过早施用拔节肥,避免群体生长过旺。
一类苗
二类苗
三类苗
(二)镇压化控,防冻防倒
对秸秆还田量大、播种质量差、播后镇压不到位的麦田,选择冷尾暖头、气温回升且无霜冻无露水的晴天尽早镇压,促进根土密接,促进露籽苗、吊根苗等易冻弱苗的转化。
镇压化控
注意:根据苗情长势把握镇压强度,防止过度镇压。镇压时土壤墒情要适宜(表土干燥),切忌在寒流天气来临前或土壤湿度过大时镇压。
对旺长麦田,在拔节前适墒适时镇压、中耕或喷施化学调节剂控制旺长,防冻防倒。缺墒麦田降温前要及时灌水,改善土壤墒情,调节近地面层小气候,防御冻害。
对晚播弱苗特别是“土里捂”麦田,要防止土壤表层板结,以免影响出苗与幼苗生长。
(三)清沟理墒,降渍防旱
及时清理三沟(边沟、背沟、厢沟),通过清沟理墒、疏通内外沟系,保证排水畅通,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防止连阴雨天气造成渍害,同时也便于遇旱时及时沟灌洇水。对沟系不配套的麦田要及时开沟,补好内三沟,疏通外三沟,防止旱涝急转。旱茬小麦墒情不足时要尽早喷灌补墒,稻茬小麦可采取沟灌洇水方式补墒,在冷尾暖头、夜冻日消时,选择无霜冻的晴天下午进行,不宜大水漫灌。
三沟配套
(四)防病治虫,适时化除
根据草相、天气和苗情,及时化学除草。密切关注天气,注意避开低温寒流,施药前后3天日平均气温不能低于6℃。注意加强纹枯病、茎基腐病、麦蜘蛛等病虫害防治。
喷药除草
化学防控
温馨提示:长江中下游麦区小麦越冬期要做好稻茬小麦沟系配套,返青期要做好促弱控旺。
拔节期至抽穗期
重点是因苗施好拔节孕穗肥,落实好配套管理措施,争取足穗,提高穗重。尤其是扬花期要重点防控赤霉病。
(一)因苗管理,巧施肥水
对晚播弱苗,在倒2叶期根据苗情亩追施尿素3-7.5公斤,提高单穗重。
对壮苗,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第二节间伸长1-2厘米、叶龄余数2.5左右时追施拔节肥,一般可亩施用尿素3-8公斤和三元高效复合肥15公斤;提倡在旗叶露出一半时亩追施尿素5-8公斤。
对旺苗,拔节肥应适当推迟施用,做到叶色不褪淡不施肥,并根据群体大小和叶色情况调整拔节肥用量,一般亩施用尿素5-8公斤和三元高效复合肥10-15公斤。
注意:本区域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大,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通常不需要灌溉,但土壤相对含水量持续低于65%时,应及时补灌,亩灌水量不超过50方。
(二)防治病虫,降低损失
重点加强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及锈病等病虫害防治,及时选择对口用药,适时防治。注意安全用药、防止药害。
化学防控
开花
(三)防好“倒春寒”,及时补救
做好防冻害预案,在降温之前对缺墒田块应及时灌水,防御低温冻害。
冻害发生后2-3天内调查幼穗受冻程度。茎蘖受冻死亡率超过10%的麦田及时追肥,幼穗冻死率10%-30%的麦田亩施尿素3-5公斤,冻死率30%-50%的麦田亩施尿素7-10公斤,冻死率50%以上的麦田亩施尿素12-15公斤。
(四)适时灌排,降渍抗旱
“尺麦怕寸水”。拔节后小麦遇湿渍害易造成早衰,要及时清理沟系,确保排水通畅,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同时,根据墒情适时灌好拔节孕穗水。
灌浆成熟期
(一)“一喷三防”,争粒增重
注意加强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及时用药、用对药剂、足量用药。强化“一喷三防”,结合病虫防治进行药肥混喷,防高温逼熟、保绿防早衰。
赤霉病
“一喷三防”
(二)抗涝降湿,防穗发芽
加强田间排水降渍,特别是有倒伏风险麦田,更要做好排水工作。灌浆期土壤相对含水量持续低于65%时,灌溉1次,亩灌水量不超过50方。根据收获期降水情况,防止大风倒伏,预防穗发芽。
穗发芽
(三)及时抢收,颗粒归仓
提前做好收割机、烘干装备、农机用油、仓贮等准备,适期抢晴收获,确保丰产丰收。
适期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