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在传统间套作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采用2-4行小株距密植玉米带与2~6行大豆带间作套种年际间交替轮作,适应机械化作业,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包括大豆玉米带状套作与带状间作两种类型。
大豆-玉米带状套作(图1-1),两作物共生时间少于全生育期的一半,通常先播种玉米,在玉米的抽雄吐丝期播种大豆。大豆前期受到玉米的影响,玉米收获后大豆中后期有相当长的单作生长时间,能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图1-2),两作物共生时间大于全生育期的一半,大豆、玉米同时播种,基本同期收获。大豆前期不受玉米影响,中后期受到与之共生的玉米影响,能集约利用空间。
图1-1 大豆玉米带状套作
图1-2 大豆玉米带状间作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与传统大豆-玉米间套作模式的区别有以下三种。
第一,田间配置方式不相同。采用高位主体、高低协同的田间配置原理,一是带状复合种植采用2-4行玉米:2~6行大豆行比配置,年际间实行带间轮作(图1-3);而传统间套作多采用单行间套作1行:多行或多行:多行的行比配置,作物间无法实现年际间带间轮作(图1-4)。二是两个作物带间距大、作物带内行距小,降低了高位作物对低位作物荫蔽影响,有利于增大复合群体总密度;而传统间套作作物带间距与带内行距相同,高位作物对低位作物的负面影响大,复合群体密度增大难。三是株距小,两行高位作物玉米带的株距要缩小至保证复合种植玉米的密度与单作相当,以保证与单作玉米产量相当,而大豆要缩小至达到单作种植密度的70%~100%,多收一季大豆;而传统间套作模式都采用同等大豆行数替换同等玉米行数,株距也与单作株距一样,共生的两个作物的总密度基本与单作相当,就一个作物的密度与单作相比密度成比例降低甚至仅有单作的一半,产量不能达到单作水平,间套作的优势不明显。
图1-3大豆玉米带状间作模式
图1-4大豆玉米等行距1:1间作模式
第二,机械化程度不同、机具参数不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通过扩大带间宽度至播、收机具机身宽度,大大提高了机具作业通过性,使其达到全程机械化,不仅生产效率接近单作,而且降低了间套作复杂程度,有利于标准化生产。传统间套作受不规范行比影响,生产粗放、效率低,要么因1行:1行(或多行)下行距过小或带距过窄无法机收;要么因提高机具作业性能而设计的多行:多行,导致作业单元宽度过大,间套作的边际优势与补偿效应得不到发挥,限制了土地产出功能,土地当量比仅仅只有1~1.2(一亩地产出了1~1.2亩地的粮食),甚至小于1。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作业机具为实现独立收获与协同播种施肥作业,机具参数有特定要求。一是某一作物收获机的整机宽度要小于共生作物相邻带间距离,以确保该作物收获时顺畅通过;二是播种机的玉米2-4行和行距不变,根据区域生态和生产特点的不同调整玉米株距、大豆行数和株距,尤其是必须满足技术要求的最小行距和最小株距;三是根据大豆、玉米需肥量的差异和玉米小株距,播种机的玉米肥箱要大、下肥量要大,大豆肥箱要小、下肥量要小。
第三,土地产出目标不同。间套作的最大优势就是提高土地产出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本着共生作物和谐相处、协同增产的目的,玉米不减产,多收一季豆。大豆玉米的各项农事操作协同进行,最大限度减少单一作物的农事操作环节,增加成本少、产生利润多,投入产出比高。该模式不仅利用了豆科与禾本科作物间套作的根瘤固氮培肥地力,还通过优化田间配置,充分发挥玉米的边行优势,降低种间竞争,提升大豆玉米种间协同功能,使其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系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复合种植系统下单一作物的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或接近1,系统土地当量比1.6以上,甚至大于2;传统间套作偏向于当地优势作物生产能力的发挥,另一个作物的功能以培肥地力或填闲为主,生产能力较低,其产量远低于当地单作生产水平,系统的土地当量比1.0~1.2。
该技术模式用途广泛,不仅可用于粮食主产区籽粒型大豆、玉米生产,解决当地的粮食增产问题;还可用于沿海地区或都市农业区鲜食型大豆、玉米生产,结合冷冻物流技术,发展出口型农业,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在畜牧业较发达或农牧结合地区,可利用大豆、玉米混合青贮技术,发展玉-豆-畜循环农业。
第一,籽粒型。运用收获籽粒的大豆、玉米品种进行带状复合种植。
第二,鲜食型。运用鲜食玉米品种和鲜食毛豆品种进行带状复合种植。
第三,青贮型。运用青贮玉米品种或粮饲兼用型玉米品种与饲草大豆品种或青贮大豆品种带状复合种植。
第四,绿肥型。籽粒玉米品种与绿肥饲草大豆品种带状复合种植,玉米粒用,大豆直接还田肥用。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是在传统间套作的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采用2-4行小株距密植玉米带与2~6行大豆带间作套种年际间交替轮作,适应机械化作业,作物间和谐共生的一季双收种植模式。包括大豆玉米带状套作与带状间作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