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蛇形山镇,说起胡志敏,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几年前,胡志敏从长沙返乡创业,投身发展现代农业的广阔天地,成为一名“新农人”。他积极创办种养专业合作社,运用现代技术,致力于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和品牌农业,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路。
今年36岁的胡志敏原是长沙市一家培训机构的老板,2019年,为了帮助父亲打理农田,他放弃城里的事业来到田间地头,干起了种田这个父辈们从事的老行当,这一干就是5年。
刚开始,胡志敏对农业生产也是一知半解,走了很多弯路。如何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如何推动农业机械化?这些都是胡志敏每天琢磨的“大事”。为此,胡志敏积极向院校、专家求学,在袁隆平院士的学生李新奇博士的指导下,在新南口、立新等四个村种植了300多亩“三代杂交”水稻。每穗从结子300多粒增产到每穗结子500多粒,平均每亩产稻谷1800斤。与此同时,为了学习先进专业的现代农业技术,他积极参加农业农村局、农广校等部门组织的农业技术培训班,也先后前往浙江、上海、长沙等地学习先进经验,一步步实现种植技术本地化、现代化,逐步做到了自立自强。
爱于心,践于行。合作社步入正轨后,胡志敏展开一系列行动帮乡亲们增产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并以新南口种养专业合作社种植区域为中心,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使全镇20多个村、1000余户种上了优质高产水稻。
为了让家乡的村民走上致富道路,在家门口就能够就业,胡志敏的合作社提供了灵活就业岗位300多个,每年员工工资支出高达120万元。
同时,为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将水稻种植产业做得更好,从而持续地帮助更多人解决就业、增加收入,在胡志敏的牵头下,20多个农业合作社组成联合社——娄底市沃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他被公推为首任理事长。
“每一个流程都要自己管,一年6双拖鞋都被我跑断了。”谈及农业生产,胡志敏感慨万千,他说,种田不能靠蛮干,发展智慧型农业才是关键,新时代的农业必须要用脑筋去做。
当初返乡而归的青年,如今收获满满。现在,胡志敏的合作社已初具规模,流转土地2000多亩,拥有日烘干60吨产后服务中心,大型收割机、大型犁田机等大型农业机械配备齐全,丰年粮食产量达到280万斤以上。他也连续两年评为市级种粮大户,连续两年评为全市“种粮标兵”,娄底市娄星区新南口种养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市级龙头企业。
“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行动,把不能种的田也能种出高产田,吸引更多有知识、有情怀、有活力的年轻人回乡种田,真正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好。”胡志敏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