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交道镇樊家川村,干净整洁的柏油路笔直平坦,满川皆青翠,遍野是梨香,一派万物生机盎然,安居乐业的优美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谁也想不到,这里曾是道路不畅、土地撂荒、人民生活困苦的县级重点贫困村。村子美起来,村民富起来的数十年乡村振兴路的背后,离不开这样一个人——樊建武。
樊建武陕西省渭南澄城人,现任樊家川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先后荣获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省级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
给乡亲们留点念想
年轻外出打拼的樊建武,从司机干起,一步一个脚印创立了属于自己的汽贸公司。在45岁那年,他做出了人生中的重大决定:回到祖祖辈辈耕耘的樊家川村,当村官。
“建武啊,你挣钱了,有出息了。可看看咱村的乡亲,过的是啥日子啊!”樊建武回忆说,当时,村上老支书樊孙康来到公司,他的话像锤子一样砸在自己的心上。
做一个洒脱的有钱人,舒舒服服过自己的小日子还是回村领着大家致富奔小康,共产党员樊建武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对妻子说:“前半辈子给你和娃挣钱,后半辈子我想给村里留点念想,大不了把前半生的资产都亏了,咱再穷还能穷过刚结婚那会儿?”
2009年,45岁樊建武走马上任,回樊家川当村官。回到村里,樊建武带着村“两委”干部和群众代表外出考察,结合村情实际,提出了以打造优质酥梨、设施果蔬等为重点的发展思路。跑项目、打机井、修水池,经过几年的苦干,樊家川村初步改变了面貌。
精准扶贫必须打赢
2015年,脱贫攻坚工作正式启动,当时樊家川村的状况让樊建武深感责任重大。“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必须全力以赴打赢,但这也是樊家川村弯道超车的难得机会。”樊建武与村“两委”班子彻夜难眠,确定了“干好五件硬事,让五千亩川道瓜果飘香”的发展思路。路子有了,说干就干。一天中午,正在村部忙碌的樊建武眼前一黑,倒了下去。醒来时,他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已经做完了心脏支架手术。“你看你把身体累成啥了,我和娃咋办啊?咱能不能停一停,不干了?”妻子含泪劝说道。“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梦想还没实现,我停不下来啊!”樊建武说。
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指导的产业发展思路已经确定。但实施起来却阻力重重。仅流转土地、配套设施就要投入200多万元。钱在哪儿?村民们你看我,我看你,最后把目光都集中在樊建武身上。为了乡亲们的小康梦,樊建武卖掉了自己的汽贸公司,作为村上发展产业的启动资金。
乡亲们笑了
“没有樊书记,咱能能把日子过好吗?”村民樊智通在自家梨园里忙活着,感慨地说道。樊智通是樊家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有孩子上大学,一直没有找到挣钱的好门路。樊建武一次次来家里做思想工作,帮助樊智通办理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几年下来,樊智通种植的酥梨由当初的3亩发展到了现在的34亩,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如今,樊家川村的酥梨种植面积已发展到现在的3500余亩,并注册了“龙首坝”牌商标,产品远销越南、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乡亲们笑了,老支书拉着樊建武的手说:“建武,你是个大能人啊。”乡亲们的笑容背后,有樊建武的汗水和眼泪。
樊家川变了面貌
以打造“澄城第一村”为目标,以创建陕西龙首现代农业示范园、龙首坝国家级AAA景区为两翼,做好党的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三篇文章。做强以“龙首坝”酥梨、设施果蔬、田园采摘、特种珍禽养殖和生态垂钓园为重点的观光休闲现代农业,使樊家川村实现由“米粮川”向“花果山”“观光园”“美景区”的多极转变,给村民拓出更宽广的致富路子。
在疫情期间,樊建武带头坚守岗位、靠前指挥、投身防控第一线,充分发挥出了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被澄城县评为“疫情防控先进个人”。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樊建武在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大力发展一村一品,让家家有增收渠道,人人有致富门路。”如今的樊家川村,党支部带头,特色产业遍地开花。发展有了新指南,村民有了新盼头,生活得到了进一步改善,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平凡的岗位,不平凡的工作者,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力量。在2021年陕西省渭南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中,樊建武被授予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樊建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责任与担当,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忠心和使命。未来,樊建武将带领樊家川村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的路上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