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广东农垦及大连、青岛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根据《农业农村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要求,充分发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村远程教育优势力量,高质量承办国家级媒体平台三档广播电视栏目,创新策划开发高素质农民音视频课程,全面深入宣传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成效,更好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本年度继续组织开展选题推荐报送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题类别
(一)大面积单产提升类:聚焦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协同融合,突出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推广提高单产的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以及大豆、油菜、花生、油茶扩种成效,棉花、糖料、天然橡胶稳产提质典型。
(二)畜牧产业类:聚焦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突出推动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持续推进饲料用粮减量替代,全面推广低蛋白日粮技术,积极发展优质苜蓿、青贮玉米等饲草产业,开发新型蛋白饲料。
(三)现代渔业产业类:聚焦水域滩涂养殖,稳定养殖面积,突出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科学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和盐碱地水产养殖,西北等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冷水鱼,加快传统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加快发展深远海养殖,推广重力式网箱,稳妥推进大型桁架类网箱和养殖工船建造,建设海上牧场。
(四)防灾减灾类:聚焦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突出及时根据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落实“一喷三防”、“一喷多促”等稳产增产措施,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突出抓好小麦条锈病、水稻“两迁”害虫、玉米草地贪夜蛾等防控。加强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和布鲁氏菌病等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
(五)智慧农业类:聚焦农业智能化水平提升与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突出主要作物精准化种植,新型经营主体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农业农村管理服务数字化等模式。
(六)绿色农业类:聚焦农业全面绿色转型与乡村生态振兴,突出节水灌溉、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畜禽粪污还田、秸秆综合利用、种养结合、立体养殖、稻渔综合种养、农产品加工流通绿色转型、绿色技术创新等方面。
(七)多元化食物供给类:聚焦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全方位开发食物资源,突出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推广蔬菜应急保供、设施农业更新、深远海养殖、森林食品开发等服务,推动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促进藻类食物开发,培育生物农业,开拓新型食品资源。
(八)乡村产业体系类:聚焦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突出“土特产”产业发展、特色手工业、农村电商、庭院经济、林下经济、休闲旅游、民宿经济、乡村服务业等多元化产业,尤其注重农业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构建“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
(九)乡村建设治理类: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突出乡村规划布局、农业资源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继续推广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接诉即办等务实管用治理方式。
(十)优秀农耕文化类:聚焦保护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突出宣传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基层自主举办的“村字号”群众性全面健身类文化体育活动,乡村文化创意产业,艺术村、写生村和网红村。
二、推荐对象
重点遴选典型人物,推荐对象主要包括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乡村振兴实践指导师、科技特派员、乡村工匠等。对乡村建设治理、优秀农耕文化两类选题,侧重推荐典型做法,并在备注中做简要说明。
三、报送要求
(一)强化责任意识,精心组织实施。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选题推荐报送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动员体系力量,精心组织选题征集,深入挖掘典型经验,严格把关选题质量,确保推荐选题具有代表性、示范性和引领性。中央农广校将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酌情予以奖励。
(二)健全工作机制,确保信息畅通。各单位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信息传递及时准确。及时更新联络员名单,加强与中央农广校的沟通联络,确保选题推荐工作有序推进。中央农广校将根据全年工作计划,择优选用推荐选题,提升宣传服务覆盖面。
(三)聚焦重点领域,按时报送选题。各省级农广校根据以上10个选题类别,突出重点领域、结合本地实际,按照宣传意愿先后排序,遴选推荐10—15个选题,市级农广校遴选推荐3—5个选题,并于2025年3月14日前提交至中央农广校广播电视教育中心。集中推荐结束后,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不定期推荐优质选题。
联系人:郭永峰 李若男
电 话:010—59196074 59196067
13810043551 18612877016
邮 箱:ngxguangdian@163.com
附 件:《2025年度选题推荐表》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2025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