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字号:
|
收藏
|
背景颜色:淡绿色淡黄色白色

白灵菇与杏鲍菇生产技术

发布时间:2015-08-24 11:00来源:

1.主持人:听众朋友、农民朋友们,晚上好!我是节目主持人关常。欢迎您收听晚间的《乡村大讲堂》节目。在农业种植品种日益多元化的今天,食用菌类由于它丰富的营养条件还有药用价值以及价格高,收益好等特点,渐渐受到了大家的重视。本期的《致富早班车》就请到了我国食用菌协会副主任徐泽群老师,来给我们讲解一下食用菌里面白灵菇和杏鲍菇的种植技术。徐老师,您好。

专家:主持人好。

2.主持人:在徐老师给我们讲解之前呢,我们先来对白灵菇这个品种做一个简单的了解。

片花:白灵菇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珍稀食用菌。其菇体色泽洁白、肉质细腻、味道鲜美,以形似灵芝而得名。它肉质细嫩,味美可口,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被誉为“草原上的牛肝菌”和侧耳,颇受消费者的青睐。其次白灵菇营养丰富,据科学测定,其蛋白质含量占平菇的20%,含有17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白灵菇还具有一定的医药价值,有消积、杀虫、镇咳、消炎和防治妇科阴道肿瘤等功效。白灵菇的药用价值很高,它含有真菌多糖和维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及多种矿物质,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3.主持人:听了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白灵菇都有了一个大概了解。徐老师,我听说白灵菇还是我国特有的栽培品种,那这个白灵菇在栽培的时候对营养到底有什么要求呢?

专家:白灵菇属于木腐菌,人工栽培时,可广泛利用农林副产品及下脚料,如棉籽壳、木屑、甘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同时必须添加一定量麸皮、玉米粉才能获得高产。

4.主持人:那除了这个营养条件之外,在环境方面,白灵菇又有什么样子的要求呢,徐老师您能给我们讲讲吗?

专家:首先第一点,就是温度,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332℃,适宜温度为2528℃。白灵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为1018℃,以1215℃最为适宜。

其次要注意水分与空气的相对湿度,白灵菇菌丝生长基质的含水量以60%70%为宜。在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菇房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光线,白灵菇在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在黑暗条件下能正常生长。而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却要求一定量的散射光。

在空气方面,白灵菇在菌丝生长前期,对氧气需求量不大,后期对氧气需求量逐渐增加,因此需要定期进行通风。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对空气比较敏感,要求菇房空气新鲜。

最后要注意的就是酸碱度,白灵菇菌丝在pH510之间都能生长,最适宜的pH值为5.56.5

5.主持人:看来白灵菇的种植也是很费心的。徐老师,食用菌的种植都要用到目中培养基,那这个白灵菇常用的母种培养基配方是什么呢?要如何配制呢?

专家:白灵菇常用的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2g,维生素B110g,琼脂20g,水1000ml

制作方法是先将马铃薯冼净去皮挖除芽眼,然后切片,加水放入锅内煮沸1520分钟,再取四层纱布过滤,去掉渣滓留下滤液,在然后加入琼脂加热溶化,再将其他药品加入加热溶化,最后分装、灭菌、冷却。

6.主持人:说完了这个母种培养基,徐老师,那白灵菇常用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又是什么呢?要如何配制呢?

专家:白灵菇常用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有以下3种:

配方1棉籽壳80%、麦麸18%、糖1%、石膏1%

配方2棉籽壳40%、锯末40%、麦麸18%、糖1%、石膏1%

配方3:棉籽壳40%、玉米芯40%、麦麸18%、糖1%、石膏1%

具体的制作方法是先将棉籽壳、锯末、玉米芯、麦麸等料拌匀,然后将糖溶于水加入料中,料水比为11.21.4石膏粉直接拌入料中,再将料拌匀,含水量调至65%左右,在进行分装菌种瓶、罐头瓶或菌种袋中,最后灭菌、冷却。

7.主持人:看来这个白灵菇的培养基制作起来都不简单。徐老师,那这个白灵菇常用的培养料配方都有哪些种类呢?

专家:白灵菇常用的培养料配方有以下六种:

第一种是棉籽壳80%,麸皮18%,石膏1%,糖1%

第二种是玉米芯80%,麸皮18%,石膏1%,糖1%

第三种是杂木屑80%,麸皮18%,石膏1%,糖1%

第四种是棉籽壳40%,玉米芯40%,麸皮18%,石膏1%,糖1%

第五种是棉籽壳40%,杂木屑40%,麸皮18%,石膏1%,糖1%

第六种是棉籽壳70%,杂木屑10%,玉米芯7%,麸皮5%,玉米粉5%,石膏1%,石灰2%

8.主持人:本期为您介绍的是白灵菇与杏鲍菇的种植技术介绍。为我们作介绍的是我国食用菌协会副主任徐泽群老师。徐老师刚才为我们介绍了白灵菇种植的营养和环境要求以及它的各种培养基制作方法,接下来我们继续听徐老师介绍。

徐老师,白灵菇作为一种比较珍贵的食用菌类,那它对于白灵菇对栽培季节和栽培场所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专家:白灵菇栽培季节的安排非常重要,安排妥当,能正常出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自然气候条件下,以秋季栽培较为理想。我国北方地区普通温室菇房多数可安排在10月中旬至翌年3月这段时间内出菇。

对于农村广大菇农来讲,能够种菜的日光温室菇房均可栽培白灵菇,通过调节棚上的覆盖物,来保持菇房的温度。

9.主持人:徐老师,我们知道,对于食用菌类来说,发菌阶段是十分重要的。那白灵菇在发菌阶段的时候,我们要如何进行管理才能保证它有效发菌呢?

专家:白灵菇发菌期间,温度要控制在2022℃之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5%70%,保持空气新鲜,气温高时多通风,气温低时少通风,暗光培养。在上述条件下,约10天左右,菌丝封面后,要进行第一次翻堆,并结合翻堆检查菌种成活及污染情况。如果发现袋内污染严重者及时清除。以后每隔10天左右翻堆一次,促使袋内菌丝发菌均匀。约4050天,菌丝在袋内长满。

10.主持人:那在发菌阶段过去之后,白灵菇的后熟期和催蕾期又要怎么进行管理呢?

专家:白灵菇菌丝发满后,需在2022℃下继续培养30天左右,以完成生理后熟,这是白灵菇的一个特性。

白灵菇属于低温变温结实性菇类,子实体分化时对温度要求严格,必须有10℃以上的温差刺激。经过后熟期处理的菌袋,人为采取一些措施,刺激白灵菇子实体分化,可使出菇整齐,并可提高产量。

11.主持人:徐老师,白灵菇在后熟期之后要进行催蕾来提高产量,那这个催蕾他到底是如何进行的呢?

专家:白灵菇菌袋经后熟期后,解开袋口,用刀刮去表面的老菌种块及老菌皮,再将袋口扎好,不要过紧,这一操作称为搔菌。将搔菌后的菌袋置于04℃低温下处理7天左右,进行低温刺激,然后将菇房温度控制在1015℃,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光照强度为600勒克斯以上,空气新鲜。经过1015天即可现蕾。

12.主持人:那在催蕾完成之后,在蕾期期间,对于白灵菇又要如何进行管理呢?

专家:白灵菇菌袋现蕾后,将袋口松一下,待菇蕾长到豆粒大小时,可将塑料袋袋口全部撑开,并且用小刀进行疏蕾,留一个生长健壮的菇蕾。当留下的菇蕾长到乒乓球大小时,将塑料袋袋口反卷或将多余的袋口剪掉,与料面相齐。在此期间,将菇房温度控制在1218℃,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光照强度为600勒克斯以上,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菇房空气新鲜。

13.主持人:徐老师,除了您上面已经介绍过的这些,我们知道还有一个时期特别重要,那就是幼菇期,这个时期的管理不仅会影响产量,而且对于质量来说也是至关重要。徐老师,您下来就给我们讲解一下白灵菇幼菇期的管理方法吧。

专家:在这个时期,第一点要做好温度管理,白灵菇的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15℃。在栽培时,通过调节菇棚的遮荫物,来达到适宜出菇的温度。

第二个要点就是水分的管理,白灵菇出菇阶段要求菇房的空气相对湿度较高,为85%90%,每天向菇房空中或墙面、地面喷细雾水,切勿将水喷在子实体上。

还有一个就是空气管理,白灵菇是好气性食用菌,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加强菇房通风换气,以确保菇房空气新鲜。

最后要注意的就是光线管理,白灵菇出菇阶段要求较强的散射光条件,以6001500勒克斯为宜。通过调节菇棚的遮荫物,来保证适宜的光照强度。

14.主持人:本期为您介绍的是白灵菇与杏鲍菇的种植技术介绍。为我们作介绍的是我国食用菌协会副主任徐泽群老师。徐老师刚才就白灵菇的种植技术给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接下来我们就请徐老师给我们介绍一下杏鲍菇的种植技术。

徐老师,杏鲍菇在生长的时候对于营养有什么样的要求呢?

专家:杏鲍菇属木腐菌,分解纤维素、木质素能力较强,生长需要丰富的氮素营养。人工栽培时,可广泛利用农林副产品及下脚料,如棉籽壳、木屑、甘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同时必须添加一定量麸皮、玉米粉才能获得高产。

15.主持人:那除了营养,杏鲍菇对于生长的环境条件有什么样子的要求呢?

专家:首先是温度,杏鲍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532℃,适宜温度为2327℃。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为820℃,最适温度为1215℃。

其次是水分与空气相对湿度,杏鲍菇菌丝生长基质的含水量以60%65%为宜,在菌丝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需要在70%以下。在子实体生长阶段,要求菇房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

还有一点就是光线,杏鲍菇在菌丝生长阶段不需要光线,在黑暗条件下能正常生长。而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却要求一定量的散射光。

在空气方面,杏鲍菇在菌丝生长阶段,对空气要求不严格。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对空气比较敏感,要求菇房空气新鲜。

最后要注意酸碱度,杏鲍菇菌丝在pH49之间都能生长,最适宜的pH值为56

16.主持人:说完了对于营养和环境的要求,徐老师,杏鲍菇常用的母种培养基配方是什么呢?要如何进行配制呢?

专家:白灵菇常用的母种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200 g,葡萄糖20 g,蛋白胨5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2 g,维生素B110 g,琼脂20 g,水1000 ml

白灵菇母种培养基制作方法是先把马铃薯冼净去皮挖除芽眼,切片,加水放入锅内煮沸1520分钟,然后取四层纱布过滤,去掉渣滓留下滤液,再加入琼脂加热溶化,再将其他药品加入加热溶化,最后分装,灭菌,冷却。

17.主持人:徐老师,那这个杏鲍菇常用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又是什么呢?要如何进行配制呢?

专家:白灵菇常用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有以下几种:配方1棉籽壳80%、麦麸18%、糖1%、石膏1%配方2棉籽壳40%、锯末40%、麦麸18%、糖1%、石膏1%。配方3:棉籽壳40%、玉米芯40%、麦麸18%、糖1%、石膏1%

制作方法是首先将棉籽壳、锯末、玉米芯、麦麸等料拌匀,将糖溶于水加入料中,料水比为11.21.4,然后将石膏粉直接拌入料中,将料拌匀,含水量调至65%左右,然后分装菌种瓶、罐头瓶或菌种袋中,然后灭菌、冷却。

18.主持人:徐老师,那在种植中,杏鲍菇常用的培养料配方都有哪些种类呢?

专家:杏鲍菇常用的培养料配方有以下6种:

1)棉籽壳80%,麸皮18%,石膏1%,糖1%

2)玉米芯80%,麸皮18%,石膏1%,糖1%

3)杂木屑80%,麸皮18%,石膏1%,糖1%

4)棉籽壳40%,玉米芯40%,麸皮18%,石膏1%,糖1%

5)棉籽壳40%,杂木屑40%,麸皮18%,石膏1%,糖1%

6)棉籽壳70%,杂木屑10%,玉米芯7%,麸皮5%,玉米粉5%,石膏1%,石灰2%

19.主持人:说完了各种培养基的调制,那这个杏鲍菇在种植的时候对与栽培季节和栽培场所有什么样的要求吗,徐老师?

专家:杏鲍菇栽培季节的安排非常重要,安排的好,能正常出菇,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自然气候条件下,以秋季栽培较为理想,我国北方地区一般8月底或9月初接种栽培袋。

20.主持人:徐老师,确定了种植时间,等到杏鲍菇种植下去之后,生长到发菌阶段的时候,它要如何进行管理呢?

专家:杏鲍菇发菌可在发菌室或菇棚内进行,发菌室或菇棚预先进行消毒灭虫处理。发菌期间根据气温高低来进行管理,气温高时,菌袋按“井”字形码放,并留有一定的空隙,以防高温烧菌;气温低时,菌袋按墙式码放,以增加袋温。

发菌期间,温度要控制在2023℃之间,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气温高时多通风,气温低时少通风,暗光培养。在上述条件下,约10天左右,菌丝封面后,要进行第一次翻堆,并结合翻堆检查菌种成活及污染情况。约40天左右,菌丝在袋内即可长满。

21.主持人:徐老师,您之间在介绍白灵菇的时候说过,白灵菇要进行催蕾,那这个杏鲍菇需不需要催蕾呢?

专家:杏鲍菇属于低温结实性菇类,子实体分化时需要降低菇房温度。菌丝长好后,如果环境条件适宜,就会自然出菇,但是出菇不整齐,产量低。如人为采取一些措施,刺激杏鲍菇子实体分化,可使出菇整齐,并可提高产量,因此催蕾是杏鲍菇生产中采用的一项重要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22.主持人:既然催蕾这么重要的话,那杏鲍菇的催蕾究竟要如何进行呢?

专家:杏鲍菇菌丝长满菌袋后,解开袋口,用刀刮去表面的老菌种块及老菌皮,进行搔菌处理。将搔菌后的菌袋置于4℃低温下处理3天左右,进行低温刺激,然后将菇房温度控制在1018℃,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光照强度为500勒克斯以上,空气新鲜。经过1015天即可现蕾。

23.主持人:徐老师,如果我们农民朋友按照您的建议对杏鲍菇进行催蕾之后,等到生长到蕾期的时候他们要如何管理呢?

专家:杏鲍菇菌袋现蕾后,将袋口松一下,促进小菇蕾正常生长。待菇蕾长到豆粒大小时,可将塑料袋袋口全部撑开,并且用小刀进行疏蕾,一般留23个生长健壮的菇蕾。在此期间,将菇房温度控制在1216,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光照强度为800勒克斯左右,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菇房空气新鲜。

24.主持人:徐老师,刚才我们在介绍白灵菇的时候也说过了这个幼菇期的重要性,那针对于杏鲍菇来说,它的幼菇期要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呢?

专家:首先呢,是温度管理,杏鲍菇的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215℃。在栽培时,通过安排适宜的栽培季节,来保证出菇所需的正常温度。

其次是水分管理,杏鲍菇出菇阶段要求菇房的空气相对湿度较高,为85%90%,每天向菇房空中或墙面、地面喷细雾水,切勿将水喷在子实体上。

还有空气的管理,杏鲍菇是好气性食用菌,在子实体生长阶段需要大量的氧气。因此加强菇房通风换气,以确保菇房空气新鲜。

最后一点是对于光线的管理,杏鲍菇出菇阶段要求较强的散射光条件,以5001000勒克斯为宜。通过调节菇棚的遮荫物,来保证适宜的光照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