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时间:2015年5月29日
【片花-导语】: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国民的饮食习惯也在随着发生变化。人们从过去的以猪禽肉为主向牛肉禽鱼类倾斜。由于牛肉比猪肉具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等特点,受到大众消费者的青睐,其人均消耗量在逐年提高。中国作为世界上的第三大牛肉生产国,牛肉的生产过去主要以自给自足为主,进口牛肉的数量相对很少。肉牛的规模化养殖主要集中在农区,农区肉牛出栏量占全国的80%,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牧区肉牛养殖主要集中于西藏、新疆、蒙古和甘肃等省。
1.主持人:听众朋友,早上好,欢迎收听每天早晨如约而至的致富早班车。我是主持人朱丹。牛肉,相信很多人都喜欢吃,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可是在肉牛的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由于牛群无序引进、牛群密度大,圈舍环境差、饲料营养不均衡、疫病防控技术落后等诸多原因,造成多种疾病暴发,为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这些疾病中,寄生虫病是肉牛最常见的一类疾病。那么该如何防控寄生虫呢?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岗位专家殷宏所长做客演播室来为大家讲授肉牛常见寄生虫病防控。
欢迎您,殷老师!
专家:听众朋们,收音机前的农民朋友们,大家好!
2、主持人:我们知道寄生虫如果侵入人体会引发阵发性脐周疼痛、消化不良、消瘦、发育缓慢、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那这个寄生虫如果入侵到牛的体内会造成什么危害呢?该如何防控?
专家:寄生虫病对牛的危害主要是通过竞争性的争夺畜主营养物质而造成牛营养不良,并释放毒素、传播疾病等;有时可造成肉牛机械性损伤,饲料报酬降低, 贫血, 最终瘦弱而死。症状轻者发病不明显,生长和食欲正常。重度感染者可造成牛发育迟缓,食欲减退, 腹泻, 血便, 被毛混乱无光泽, 抵抗力差。如可引起犊牛停止发育(僵牛),在妊娠母牛甚至导致流产等。因此,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控是保证现代肉牛养殖业正常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实践中应以预防为主,根据寄生虫病的发生及流行特点,应用抗寄生虫疫苗和药物,采取合理的综合防治策略,从而最大限度地预防肉牛寄生虫病的发生,提高我国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3.主持人:看来,要防治寄生虫病,我们先要了解和认识寄生虫病。那肉牛寄生虫病都有哪几种?您能简要的介绍一下。
专家:通过寄生部位的不同,可将肉牛寄生虫病分为外寄生虫病和内寄生虫病。外寄生虫病主要包括由蜱、蚊、螨、虱、蝇、虻等寄生于牛体表而引起的疫病。外寄生虫的感染会影响牛采食和休息;患牛骚痒不安, 踢咬患部;寄生部位皮肤发红, 破损, 增厚, 脱毛等症状。而内寄生虫病主要包括吸虫病(阔盘吸虫病、肝片吸虫病、血吸虫病等)、线虫病(犊新蛔虫病、毛首线虫病、食道口线虫病等)、带绦虫蚴病(牛囊尾蚴病、脑多头蚴病、棘球蚴病等)、裸头绦虫病(曲子宫绦虫病、莫尼茨绦虫病等),以及原虫病(弓形体病、牛球虫病、牛泰勒虫病和巴贝斯虫病等)。
4.主持人:寄生虫在肉牛身上寄生的位置不同是不是症状和危害也不一样呢?
专家:是的。寄生部位因虫体而异, 其临床症状和对牛的危害程度也不尽相同。寄生于消化道的寄生虫主要有吸虫、线虫、绦虫和球虫等,患畜出现消化不良,肠炎,拉稀,便血,消瘦,贫血等症状。寄生于神经系统的寄生虫主要有脑包虫等,患牛出现精神沉郁,转圈运动,倒地划泳,瘫痪等症状。在呼吸系统寄生的虫体主要有肺丝虫、小型原圆线虫等,患牛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肺炎,体温升高等症状。在血液中寄生虫体有牛巴贝斯虫和泰勒虫等,患牛出现体温升高、贫血、黄疸、精神沉郁等症状。在肌肉内寄生的虫体有住肉孢子虫和牛囊尾蚴等,患牛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但肉检时可以查出。在眼内寄生的虫体有结膜吸吮线虫,患牛出现羞明,流泪,眼炎,失明等症状。
少数寄生虫的寄生部位与症状的关系不明显,如美丽筒线虫对于肉牛寄生虫病的防控应以预防为主,同时加强动物体质为原则,根据肉牛寄生虫病的发生及流行特点,应用抗寄生虫疫苗及药物,进行标准化综合防治。
5、主持人:寄生虫真的是可以无所不在,听起来还挺可怕的。那么肉牛寄生虫病防控的主要手段是什么?牛感染寄生虫主要有哪些方式?
专家:与传染病一样,肉牛寄生虫病的传播同样需要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种要素。以三要素为切入点,通过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肉牛寄生虫病的传播就能得到有效控制。其中,切断传播途径是肉牛寄生虫病防控的主要手段。
牛感染寄生虫主要有下列几种方式:1,经口感染,如采食了被寄生虫卵或幼虫污染的饲草和饮水等而感染;2,经皮肤感染,如土壤中的钩虫丝状蚴以及疥螨、蠕形螨等直接侵入皮肤;3,经呼吸道感染, 如阿米巴原虫经鼻腔粘膜感染致患牛脑膜炎;4、经胎盘感染, 如先天性弓形虫病;5、虫媒传播, 如蚊在吸血时能带入日本乙型脑炎等病毒, 蜱类传播牛巴贝斯虫病和泰勒虫病等。因此,创造良好的牛场养殖环境, 保持厩舍、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是预防和降低寄生虫感染的重要途径。
6、主持人:为了防控寄生虫病还需要注意哪些?
专家:大部分肉牛寄生虫虫卵或幼虫排放到体外后,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下,就会发育成感染性虫卵或幼虫,经接触或采食后直接会导致再次感染。因此,要保持牛舍的干净卫生, 严格控制圈舍的温度湿度, 避免潮湿闷热。 此外还要加强圈舍通风和光照, 牛舍要积极消毒灭虫卵和幼虫, 阻断虫卵再循环。犬、猫和老鼠等能传播弓形虫病, 牛场应禁止养犬、猫等动物, 或尽量拴养, 消灭老鼠, 严防这些动物及其排泄物与牛发生直接或间接接触,保证饲料及饮水的安全卫生。要防止饲料被寄生虫污染, 要定期对饮用水进行虫卵检查, 确保无污染后方可使用。同时要及时进行牛舍内蜱、蚊、虱和蝇等的驱杀, 防止虫媒性寄生虫病的暴发。此外,寄生虫流行区域割取的牧草,须经阳光充分暴晒后,将草料放在适当高度的料架上饲喂肉牛。上述所有措施处理要相互结合, 综合防治。
7、主持人:欢迎回来,听众朋友您现在收听到的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致富早班车节目。今天的节目主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肉牛常见寄生虫病防控。做客演播室的专家是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岗位专家殷宏所长。刚才殷老师介绍了寄生虫病的危害、种类、传播方式和防控手段等。下面,请殷老师继续讲授在牧场防控寄生虫病时还需要注意些什么?
专家:首先要注意合理使用牧场,选择适宜的放牧时间和地点牧场。寄生虫的污染程度与肉牛放牧的时间长短及肉牛养殖数量有关。可对牧场实行耕作、种植牧草等措施,或采用其他家畜与肉牛单独轮牧的方式,通过合理使用牧场而减少寄生虫病的感染机会。针对外界环境中存在的感染性病原,根据寄生虫生态学特点及其生活史,合理规划放牧地点及时间,可以有效地减少肉牛寄生虫病的感染。例如,放牧地上捻转血矛线虫的感染性幼虫的出现数量,阴雨天多于晴天,清晨、傍晚多于午间,那么放牧时间应尽可能避开清晨、傍晚及阴雨天,以减少感染机会;又如,沟渠和沼泽地两边的牧草上,或泥沼、水洼、水塘近水处的牧草经常附着或漂浮着肝片吸虫的囊蚴。因此,在感染季节,应选择高燥岗地进行放牧,避开上述地区,以减少肉牛肝片吸虫的感染率。
8、主持人:粪便作为肉牛肠道寄生虫病多种病原的重要散播的途径,牛场粪便的合理处置是预防肠道寄生虫病的有效措施。牛场粪便应该怎样处理?
专家:粪便中含有大量的寄生虫虫卵和幼虫如:弓首蛔虫卵、新蛔虫卵和隐孢子虫卵等,如果不能彻底消灭,就会污染饲料和秸秆,雨季还会造成牛场污水漫流,流入河道,污染地下水,。一旦牛采食这样的饲料牧草或引用地下水,就会造成寄生虫的循环感染,难以杜绝寄生虫病。因此, 牛的粪便应安排专人负责清理和集中统一堆放处理, 对于减少环境污染, 防范寄生虫传播起到很好的杜绝作用。目前,牛场粪污处理最好的处理措施是生物堆肥和建沼气池等,利用生物热3-5天即达到杀灭虫及虫卵目的。处理后的牛粪可以生物利用, 施肥农田, 减少环境污染。
9、主持人:有效防控肉牛寄生虫病除了在牛舍、牧场、粪便处理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还应该怎么做?
专家:此外,肉牛的寄生虫病防控还应加强预防免疫措施。为了防治肉牛常见的体内外寄生虫病,在每年2—3月和10—11月,要对肉牛全群进行2次同步驱虫。其中,种公牛除与全群同步的2次驱虫外,还应在6—7月进行1次驱虫;母牛除全群同步驱虫外,还要应用阿维菌素类驱虫药,于产前15~20天和产后21~28天进行2次常规驱虫,以保证驱虫效果安全、可靠;犊牛断奶前后应进行1次保护性驱虫;育肥开始前1~2 周和育肥开始2个月左右(育肥中期)要对育肥牛进行2次常规驱虫;从外群引进的肉牛应在隔离期间进行1次驱虫,以保证合群安全。截至目前,市场上在售的寄生虫病疫苗仍然很少,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家在科学研究领域支持力度的加强,寄生虫疫苗的研制和应用将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已有部分肉牛寄生虫疫苗初步研制成功,如贝诺孢子虫、网尾线虫、日本分体吸虫等,这些疫苗将被逐渐投入市场。
10、主持人:肉牛寄生虫病病原是如何检测的?
专家:寄生虫因为寄生部位和感染情况的不同,其临床症状表现差异较大。因此应结合相应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当地寄生虫病存在情况和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对于消化道中的寄生虫如线虫、绦虫、球虫、蛔虫和肝片吸虫等, 可采用尼龙网淘洗法离心沉淀法或饱和盐水浮集法收集检查牛粪便中存在的虫卵, 结合动物表现的症状可以做出诊断。
寄生在神经系统的虫体如脑多头蚴病会导致宿主出现急性脑炎和脑膜炎,出现转圈、前冲后退等神经症状,最终因共济失调、瘫痪和衰竭而死亡,此类疾病可根据症状进行初步诊断。
呼吸系统寄生的虫体一般会引起宿主咳嗽、呼吸困难、精神不振和消瘦贫血等症状,可结合幼虫孵化法进行诊断,如肺线虫。
在体表的寄生虫根据症状及收集的虫体进行鉴定诊断,如蚊、蜱、虻、蝇和螨类等外寄生虫。
在血液中寄生的虫体主要有原虫、锥虫和血吸虫等, 可进行血涂片检查和血清学诊断,此类病原包括巴贝斯虫、泰勒虫、伊氏锥虫和各类血吸虫等。
寄生在肌肉内的牛囊虫、住肉孢子虫等主要是在宰杀动物后,选取不同部位肌肉进行检查。此外, 随着诊断方法和水平不断提高, 单克隆抗体技术、PCR 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己在一些寄生虫病诊断中得到应用。ELISA法、间接血凝试验、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反应等一些免疫学诊断方法已被应用, 提高了寄生虫病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
11、主持人:通过检测以后该怎样做呢?
专家:通过检测后,一旦确定寄生虫感染种类,应及时合理选择针对性药物,提高用药效率和成功性,以防止大范围扩散。药物选择应遵守广谱性、低毒性和残留低的原则,避免对肉牛品质的二次影响。
【片花】:目前针对寄生虫病的药物主要有:1,阿维菌素类药物:阿维菌素类药物主要用于肉牛体外寄生虫病及体内线虫病的防治,其特点是低毒、高效、广谱,且经济实用。常用阿维菌素类制剂有伊维菌素(伊力佳等)、多拉菌素(通灭等)及阿维菌素(阿力佳、虫克星等)等;2,柳胺类药物:该类药物在临床上可用于肉牛体内绦虫、线虫、吸虫及体外蝇蛆、蜱、螨等寄生虫的驱杀,其不仅具有高效、安全、驱虫谱广等优点,还具有促生长作用。常用柳胺类制剂有氯氰碘柳胺钠(佳灵三特)等;3,广谱驱虫药物的复方制剂:为得到抗虫谱更广药物,将柳胺类药物、阿维菌素类药物分别与丙硫苯咪唑或丙硫咪唑制成混合制剂,这种新型复方制剂是防治肉牛体内外寄生虫病的较为理想的药物,几乎可治疗除牛原虫病以外的所有常见牛寄生虫病。
常用制剂有桑捷尔(主要成分为丙硫咪唑和氯氰碘柳胺钠)、双威(丙硫苯咪唑和伊维菌素)等;其中针对血液原虫病,如巴贝斯虫采用苯唑咪脲,泰勒虫采用磷酸伯胺喹啉等进行肌肉注射治疗。药物治疗应结合实际感染情况,综合用药,避免长时间采用同一种药物,导致寄生虫出现抗药性。
12、主持人:好的,我们聊了那么多,最后还是请殷老师来总结一下该如何做好肉牛寄生虫病的防控。
专家:好的,总而言之,肉牛寄生虫病的防控应以预防为主,提高动物机体抗病能力,尽量避免感染寄生虫。一旦感染,应尽快通过正确的检测方法确定寄生虫的种类,选择正确的药物和采用正确的给药程序进行治疗,避免寄生虫感染的进一步扩散。
13、主持人:观众朋友,农民朋友们,希望本期节目能够为您在肉牛寄生虫病防治方面带来帮助。感谢殷老师的光临,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