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0日,重庆市渝北区嘉州新光天地核心商圈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高素质农民直播带货技能比赛活动,通过前期的直播训练营+技能大赛+田园优品成果展示,帮助高素质农民顺应时代潮流掌握互联网“新农具”。10名进入决赛的选手有脱贫致富带头人、返乡农民工、创业大学生、村集体经济带头人,还有从传统中走来的现代农民,他们生动地展现了新时代新农民新风采。看着这一群角色鲜明的高素质农民,回想接手农广校工作时的重重困难,活动承办单位渝北区农广校的校长吴红有诸多感慨。
固根系:建校园 拓职能 强队伍
重庆市渝北区农广校,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专学历教育期曾干得风风火火,但后来却逐步陷入困境。2015年3月,吴红任职重庆市渝北区农广校校长,接任时学校没有教室,甚至连几间规范的办公室都没有,办学条件十分艰苦。
树高千尺,关键在根。农广校何去何从?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吴红。她在主持学校工作后,研判学校现状,带领农广校的办学人员一起研究讨论新时期农广校的职责定位、作用发挥、体系建设。
为了学校发展,吴红狠抓学校建设。她首先想到的是争取办公场地,经多方协调,争取领导支持,终于迎来学校整体搬迁。悉心完善学校功能装修,合理整合各种资源,更新设施设备,精心打造学校文化氛围,一个近1000平方米,功能完善、设施适用、精致耐看的全新农广校悄然建成,旧貌换新颜,彻底改变了过去农广校的落后面貌。
有了阵地还得有队伍,吴红克服重重困难,力排众议磨炼职工队伍,建立完善管理制度,逐步引导职工守纪律、讲规矩;抓学习教育,强素质;抓作风建设,正风肃纪。同时,秉承“不求拥有、但为所用”的思路,广纳贤才,组建了由重庆市、渝北区相关部门及科研院所领导专家,西南大学、工程学院等市内高校教师,渝北农村委相关产业站所和基层农服中心中高级职称技术人员以及“土专家”“田秀才”等100多人组成的兼职师资队伍。
吴红始终把增强农广校职能作为体系建设的重要工作,一直思考在新时期如何创新工作、拓展职能。她改变农广校原来的培训模式,紧密衔接乡镇、街道,充分发挥其组织力量,建好农民田间学校、创业孵化基地等实训场地;利用好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搭建好基层培训链条,规范招生渠道,形成工作合力。渝北区自2014年开始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渝北区农广校由只承担部分培训任务,到整体承担培训、认定、扶持全部培育任务。在整个工作推动过程中,吴红勇于担当、主动作为,不断寻找新机遇,创新工作,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日渐显现,职能逐渐拓展强化。
抓好学校体系建设,有了巩固的根系,吴红施展开了手脚。从任职校长以来,累计建成农民田间学校31所,其中市级示范校2所,实训基地2个,创业孵化基地3个;带领渝北区农广校累计开展田间学校辅导员培训150人次,每年开展全区农林水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约330人,累计评定农民技术员430人,职业技能鉴定1141人。通过农民田间学校活动日、订单培训、临空农业专项培训、远程教育培训、科技赶场等渠道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8000余人次,发放培训宣传资料2.5万余份。
强树干:争政策 立办法 创机制
新时期,农广校要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支高素质农村人才队伍,如果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完整的培育机制,就像一棵缺失强壮树干的大树一样,风一吹可能就会倒下。
为了强壮农广校的“树干”,为了加大对高素质农民扶持政策,吴红四处奔走,全力争取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方面的政策突破,解决高素质农民养老后顾之忧,吸引更多人群扎根农村、热爱农业、振兴乡村。结合渝北区情农情,吴红踏踏实实开展调研、研究政策,争取领导和部门支持,多方征集意见建议,独立起草,几易其稿,历尽艰辛推动出台了《渝北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及扶持办法》。办法规定:经过认定取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的农民,凡参加人力社保部门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的,从认定当年起,享受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补贴。高素质农民养老保险普惠政策的制定实施,为探索适合高素质农民的养老制度奠定了实践基础,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农民职业化。
对此,吴红还有更多的想法,下一步争取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努力实现高素质农民能享受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政策的美好愿望。办法还规定对已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技术帮扶跟踪服务、继续教育培训和在项目申报、土地流转、金融贷款、品牌认证、产品营销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扶持;每年在已经认定的学员中评选出“渝北十佳农民”,进行表彰奖励,鼓励他们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不断壮大高素质农民队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渝北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及扶持办法》的制定出台,让认定工作成为培训和扶持的桥梁纽带,有效地推动了渝北区农民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制度的建立,让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更加完善和高效。现在“培训”“管理”“帮扶”已经成为渝北农广校的常态化工作,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弥补了一线农民教育培训机构在运营制度上、培训管理上的不足。
繁枝叶:培育人才队伍,学校成为职业农民的摇篮
吴红担任渝北区农广校校长以来,共计培育高素质农民2200人,其中生产经营主体带头人1400人,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创业创新型800人,共开设培训班43个,授课4136学时。渝北区农广校在做好培训和认定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高素质农民后续跟踪服务,注重培优培强,为培育对象搭建交流学习平台,让农广校成为“高素质农民之家”。
在这次直播技能大赛上获奖的“草莓姐姐”冉红英,是一位网络达人,每次听说农广校组织有培训都是最积极的一个。丈夫覃昌辉也是渝北区农广校2017年青年农场主培训学员,夫妻俩2010年来到渝北兴隆镇发扬村流转了15亩地种植草莓开始,现在已发展到4个种植园近300亩面积,经营草莓育苗和草莓采摘,年销售额达到200多万元。在抖音上时常能看到冉红英带着基地周边的一群老婆婆一边劳作一边搞笑的视频,她不但把快乐带给了别人,为这群老人年均每年每人增加2万余元的务工收入,冉红英还利用销售草莓建立起来的网络客户群,帮助基地上的工人销售鸡鸭鱼、蔬菜等农副产品,每年每户还可增加1万余元的收入,同时将这种带动辐射到全村、全镇、全区,甚至更远,小冉常常开玩笑说她把周边的土货都卖完了,除了草莓她平均每个月的销售额也可达到5万余元。
又如这次获得“直播带货王”称号的冠军得主万康,是2018年青年农场主学员,大学毕业后放弃在主城大公司的管理岗位,来到茨竹镇半边月村创办了寨坪农场,带动村上14户贫困家庭共计36人增收致富,通过帮助贫困户落实各项产业扶贫措施、协助销售农产品、提供技术指导等形式进行帮扶,同时吸纳周边村民务工。万康会驾驶各种现代小型农机具,无人机也玩得顺溜,在他的带动下,半边月村的脱贫攻坚得到了有效保障。
如今,无数像冉红英、万康这样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学员已经如同种子一般撒在渝北广大农村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这些高素质农民的努力下,涌现出农小李、田本甜、天仙洞灵芝、海川草莓、冉隆全梨、耕源蓝莓、古路仙桃李、紫妞家庭农场、御轩潭瘦身鱼、同仁澳洲龙虾等一大批优秀特色农业企业和品牌,同时还有一大批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组织骨干带头人正在跃跃欲试。渝北区高素质农民在帮助农业企业实现良性运作的同时,也实现了依托优秀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民致富增收,特别是带动了周边困难群众人均年增收1万—2万余元,为实现乡村振兴总体目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吴红带领下的渝北区农广校业绩突出屡获殊荣,连续四年获评重庆市农民教育培训先进集体。中央、重庆市、外省各级领导多次来到渝北区农广校调研,对学校办学思路、办学特色、办学成效以及学校文化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吴红因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中的突出表现,两次受中央农广校邀请,在全国基层农广校校长能力提升研修班上就体系建设和农民教育培训作经验分享。吴红也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农民教育培训基层农广校校长、重庆市市委宣传部最美巴渝感动重庆月度人物,连续三年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农广校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