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为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激发乡村人才创新活力,3月27—28日,由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农业农村局、鄠邑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的“高素质农民科普讲课比赛”在区农业培训中心农民田间学校成功举办,来自省市区相关部门领导、帮扶指导教师、高素质农民代表等共计10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以“农民科普大讲台 田间智慧育英才”为主题,吸引了鄠邑区粮食、果业、蔬菜等实训基地选拔的优秀农民代表同台竞技,展现新时代农民风采,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比赛旨在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方式,推动农民深入学习现代农业技术、数字化农业应用、绿色生态发展等前沿知识,同时选拔一批农民讲师,充实本土师资队伍,助力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提质增效。参赛选手均经过实训基地严格选拔,他们既是田间生产的“行家里手”,也是传播农业科技的“土专家”,充分体现了“农民讲给农民听”的实践特色。
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阶段,18名报名参赛选手通过预赛环节,选拔出12名优秀选手参加决赛。选手们围绕农产品品牌营销、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等主题,通过PPT演示、现场操作和互动答疑等形式展开比拼。在15分钟的授课中,选手们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技术难点,并借助教学道具直观演示操作流程。决赛现场设在鄠邑区省级农民田间学校(西安市毅朝种养殖业专业合作社),浓郁的乡土氛围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融合,展现了“田间课堂”的独特魅力。
评委组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语言表达及教学态度四个维度进行综合评分,重点考察课程的实用性、创新性及互动性。最终,比赛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及优秀奖6名。
鄠邑区农业培训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农民展示才能的舞台,更是经验共享、技术互鉴的平台。比赛结束后将认真整理优秀教学案例,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让“田间智慧”惠及更多农户,同时鼓励获奖选手持续提升教学能力,成为带动乡村产业升级的“领头雁”。
近年来,鄠邑区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以高素质农民培育为抓手,推动农业技术普及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此次科普讲课比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营造了“重农、育才、强技”的浓厚氛围,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未来,鄠邑区将继续深化农民教育培训模式,让更多“田秀才”“新农人”在乡村振兴中大显身手。